可以看出,与北欧低碳绿色智慧城市发展目标不同,我国智慧城市发展成热潮正在向二三线城市推进。在各部委的政策推动下,北京、上海、宁波等城市率先跟进,落实智慧城市规划,部分地区更提出要建设“智慧城市群”。
据研究机构IDC预测,到2017年,我国智慧城市市场规模将达1301.1亿元,并且由2013年政府发起的“智慧城市”方面的投资就占了50%。小到智能手机,大到政府智能管理,智慧城市将展现一个充满各种可能性的未来。
业内专家表示,未来,智慧城市覆盖的产业广泛,受益面庞大。从细分领域来看,主要包括平安城市、电子政务、数字医疗、智能交通、食品安全、智能电网、智能水网、智能建筑、智能家居、智能物流、智能环保、票证管理、家庭护理、个人健康与数字生活等众多领域。
从一些智慧城市解决方案来看,其产业链上下游涵盖从RFID等芯片制造商,传感器、物联网终端制造商,电信网络设备、IT设备提供商,终端应用软件开放商、系统集成商、智慧城市相关业务运营商,以及顶层规划服务提供商等多种科技型企业。
分析人士指出,包括智能交通、数字医疗、数字城管、智能建筑等在智慧城市建设初期投资份额较大,相关企业将分享智慧城市建设盛宴,产业龙头市场份额有望进一步提高。
在此过程中,企业和政府所担任的角色也或发生变化。此前,智慧城市建设一直都是政府做主导,企业只是作为解决方案提供者或者内容提供商,但未来企业的角色可能会发生根本变化,将不再是内容提供者而是智慧城市运营商。
对此,北京市经信委副主任童腾飞认为,目前智慧城市的蛋糕正在逐渐由政府主导向政府主导与市场主导兼收并蓄转变。
“在研究国外智慧城市的发展时不难发现,其智慧城市建设多纬政府引导,市场为主。”一位从事欧洲智慧城市研究的业内人士表示,国外智慧城市的发展注重吸收市场、社会的力量进行资源优化配置,以市场为主体,通过机制设计和制度建设,培育社会推动智慧城市建设的可持续发展模式。
例如,建立智慧城市建设基金,基金由政府和企业各自出资50%,这样吸收企业参与基金运营管理,有效吸收并带动社会资本投入智慧城市项目建设,为智慧城市建设提供持续的资金保障。“在此方面,中国的智慧城市建设仍处于探索及初步发展阶段,仍有很长一段路要走。”上述业内人士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