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作前提是控股
记者:现在政府层面开始推动能源领域的混合所有制改革,而且“要让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到决定性的作用”,新奥如何看待其中的机会?
王玉锁:新奥与国有企业打交道的时间很长了,可以说我们很早就参与了混合所有制发展。比如,在新奥燃气业务覆盖的139个城市中,70%以上是与地方国企建立合资企业。
记者:在与国企的合作中,他们常常是要求绝对控股或者相对控股的,或者要保持绝对的话语权。新奥与他们的合作会不会感觉很难?
王玉锁:你说的是普遍现实,但也没那么难,对新奥来说,只要遵循一些基本的原则,合作常常是可以推进的。首先就是要真诚,别想着有什么小动作,你一有小动作国企肯定就烦了。新奥旗下与国企合作的很多企业,我是大股东,但董事长可以让对方的人来做,让政府去做。这就是一种相互的妥协和平衡。其次,从利益上讲,大家其实都希望这个企业发展好了,能一起为地方市场提供良好的服务。所以当出现摩擦的时候,双方最好坐下来好好交流。把各自的诉求和意见提出来协商,然后尽量达成一致,并一点点解决就行了。
其实对于央企的“混合所有制”合作,如果有好的机会,而且跟新奥的发展有协同效应,我还是会参与的,但如果仅仅就为了财务投资的利益,我参与的可能性就比较小。
记者:与大型跨国公司合作,新奥是否也要控股呢?
王玉锁:我是必须控股的。比如我们今年与施耐德电气成立了合资公司,我们占股60%。新公司的董事长由新奥来派,总经理和财务总监由他们派。
记者:新奥与施耐德合作的目的是什么,双方有什么互补的优势吗?
王玉锁:首先我觉得施耐德对中国的企业非常尊重,换句话说就是很平等,这一点很重要。其次,两家企业对能源体系变革趋势、能效产品及解决方案市场具有深度共识,而且在技术、资源、能力上高度互补。新奥和施耐德都有整体解决方案,但施耐德主要优势在电力方面,新奥在气和热方面是强项。此外,新奥在消费端或者说应用端是强项,施耐德在供应端和入口端有强项,所以我们两个一加起来就供需结合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