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慧城市建设也需反 “四风”
记者: 近年来,我国智慧城市发展取得了积极进展,但也一些地方出现发展思路不清、盲目建设的苗头,还有哪些比较突出的问题?
单志广:我国智慧城市建设在取得积极进展的同时,在发展过程中不少城市也逐渐暴露出缺乏顶层设计和统筹规划、体制机制创新进程滞后、网络安全隐患和风险突出等问题。一些地方智慧城市发展思路不清、水平不高,出现盲目建设的苗头。我认为比较突出的问题可以概括为以下“四风”:
第一,“跟风”,即重视概念口号,轻视行动配套。有些城市在推动智慧城市建设时,热情很高,决心很大,目标很宏伟,口号一大堆。但是,却明显缺乏对真实需求的判断,缺乏可操作的总体规划和顶层设计,缺乏基本的要素资源和支撑能力,缺乏有效的路径、方法、措施,缺乏执行层面的组织保障,发展智慧城市往往沦为盲目跟风的政治口号、招商引资的花样手段、发展房地产业的变相途径,或追求时髦的政绩工程。
第二,“虚风”,即重视建设投入,轻视绩效提升。有些地方在智慧城市工程建设领域大干快上,非常重视最新技术的引入和新设备、新硬件的投入,但往往技术导向、项目驱动,对于智慧城市的根本宗旨缺乏认识,对智慧城市建设的战略目标、业务目标和实际效果往往缺乏关注和设计,一些城市主管部门在争取建设项目时往往自成体系、独立运行,缺乏统筹规划和综合协调,无法真正形成互联互通、信息共享、业务协同、智能服务的新模式,投入产出率十分低下,缺乏应用实效。
第三,“歪风”,即重视设备技术,轻视机制建设。有些地方或主管部门对于花大钱购置物联网、云计算等先进技术以及以IOE为代表的先进设备、系统软件具有过大的积极性,热衷于尽快将“行头”武装到“现代化”水平,甚至不惜借债来投入巨资,贪大求全、贪高求洋。但是,对智慧城市建设的长期性、复杂性的认识明显不足,缺乏统筹建设、运营和管理的长效机制,缺乏可配套的政策和法制环境,从而使得市场配置资源的基础性作用难以充分发挥,也难以激发全社会力量参与智慧城市建设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第四,“阴风”,即重视建设发展,轻视安全保障。有些城市重视推进智慧城市建设,但在工程规划和实施过程中过度依赖国外厂商提供的规划设计和解决方案,甚至打算直接依托国外厂商建设城市重要领域的信息系统,构建智慧城市的核心平台,缺乏自主可控、安全可信方面的规划设计和管理制度,这将导致交通、能源、金融、社会管理等重要信息和系统为外所控,带来严重的信息安全隐患,甚至危害国家的信息主权。
如果我国各地城市在对智慧城市建设需求认识不清、长期性和复杂性估计不足、推进思路不明、发展模式不力的情况下,按照上述方式盲目开工新建大量信息化基础设施和应用系统,势必将造成新一轮大规模重复建设、浪费巨额投资、缺乏应用实效、造成信息安全隐患等严重后果,不仅难以达到破解城市化发展困局、推动城市发展转型的目标,还将对我国城市发展和信息化带来难以挽回的负面影响。因此,我们需要高度警惕和坚决反对智慧城市建设领域的上述“四风”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