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智能电网在线讯:作为一种智能局域电网,微电网具有双重身份:对于电力企业而言,微电网被视为电力系统中的可控负荷,它可以在数秒内作出响应满足传输系统的需要;对于用户而言,微电网作为一种可定制电源,以满足用户多样化的需求。由于微电网灵活的可调度性和良好的供给能力,业界形象地称之为电力系统的“好市民”。
虽然我国尚未提出明确的微电网概念,但微电网的特点值得我国未来电力发展借鉴。一方面微电网作为智能电网的有效补充形式,向用户侧提供可靠、优质电能,同时与大电网并列运行起到削峰平谷的作用,从而减轻电能损耗,降低输配电运营成本,实现经济运行。另一方面,微电网可以接入多种形式的分布式电源,为我国发展太阳能、风能、生物质能等可再生能源敞开入口。此外,在资源配置、环境保护与经济优化方面,微电网为我国热电联供发展提供了新的研究思路。
基于微电网适合我国电力发展的需求和方向,国家能源局在2010年确立了第一批微电网示范项目。示范项目主要集中在太阳能、风能等新能源丰富以及电力供应不足地区,大多以实现“自发自用、余量上网、电网调剂”为主要目标。近几年在国家政策推动下,我国已经建成一批典型微电网试点工程。据不完全统计,目前我国在建和已建成的微电网试点项目已超过20个。
不同电力负荷下的微电网供电模型
以电力负荷密度划分,国内微电网工程已经形成几个典型的供电模型,这些模型为日后商业化推广奠定了基础。
城市微电网模型
城市电网是电力负荷中心,具有负荷密度高、供电可靠和电能质量平稳等特点。与传统的城市电力系统相比,城市微电网加入了灵活控制、双向计量等智能化功能。与此同时,随着分布式发电和储能技术的快速发展,微电网为太阳能、风能等新能源发电提供了“即插即用”的接口。因此,对于人口密集、商业化程度高的城市而言,构建分布式电源、储能和输配电网络一体化的微电网模型,有利于包括建筑、交通、能源在内的城市整体规划建设和发展。
新疆吐鲁番城市微电网项目是我国首个商业化运行的微电网示范项目。该项目根据当地自然条件和产业结构类型,以利用太阳能发电优势,整合了发电端和用电端的电网结构,采用“自发自用、余量上网、电网调剂、双向计量”运行模式,使光伏屋顶、电动汽车充电设施及配套储能装置与电力网络形成一体化。最终,近6万名吐鲁番城市用户享受了该项目提供的优质电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