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微电网模型
农村电网是电力负荷乃至电力系统中薄弱环节之一,尤其是在偏远地区的供电系统。目前国内一些农村地区生活用资源仍主要依靠秸秆、薪柴等低效生物质能或燃气、煤气等传统能源,然而随着我国城镇化进程加快,农村能源紧缺的矛盾将进一步凸显。于是我国开始利用农村地区新能源资源,加紧农村电网改造及配电网建设,以解决农村供需矛盾,缓解环境压力。
在已建的微电网试点项目中,河北承德率先在农网与微电网接入方面进行了尝试。试点工程重点研究分布式发电、储能及微电网如何实现平滑切换并网与离网状态,以及探讨村庄与单户两种新型农网供电模式。
目前该项目利用太阳能、风能发电替代传统生活资源,构建“风光储一体化”微电网模型,提高了农村电网的供电可靠性和电能质量,满足农户用电需求,拓展了农村清洁能源的利用方式。据了解,该项目验收后,将达到风力发电规模60千瓦、光伏发电50千瓦、储能80千瓦。
与此同时,该项目的核心技术——分布式发电/储能与微电网接入控制系统由国电南瑞承担开发,成功实现了分布式发电/储能及微电网与主网协调并行,满足并网、离网和并/离网等多种运行下的控制要求,为我国分布式电源接入技术提供参考。
海岛微电网模型
与农村电网一样,海岛电网也是我国电力传输的薄弱环节。由于海岛周边环境复杂、自然干扰因素较大,导致输电线路无法敷设,电力信号接收不良等问题出现,因此制约大电网传输能力,甚至无法输送。与此同时,海岛居民大多使用柴油机发电,存在发电效率低,粉尘污染严重等弊端,故而不能满足岛上居民用电需求。随着我国沿海地区开发海岛项目逐渐成熟,海岛供电问题将提上日程,多种海岛微电网示范项目随即落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