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智能电网在线讯:近日,全国各地有关智慧城市的签约及研讨会议不断:6月26日,中国电信集团公司与上海市人民政府签署共建智慧城市战略合作框架协议,双方就围绕夯实基础设施、拓展智慧应用、促进产业升级三个方面进行合作;7月9日在吉林延吉召开了“2014智慧城市与大数据高峰论坛”;7月16日,广东联通牵头组织了智慧城市专家峰会暨合作伙伴大会,各方就智慧城市顶层设计、研发创新、解决方案等多方面进行了交流沟通。智慧城市建设已经在全国范围如火如荼地进行。
工信部《ICT深度观察(2014年)》显示,我国100%副省级以上城市、89%的地级及以上城市(241个)、47%的县级及以上城市(51个)正在大力推进智慧城市建设或者开展智慧城市规划。虽然各地正在如火如荼地开展智慧城市规划与建设,部分城市的ICT基础设施和网络建设也已经取得一定的成就。但是,现阶段的智慧城市建设与真正的智慧城市仍然存在较大差距。通信运营商作为智慧城市建设中网络的提供、运营与服务商,是连接产业链各方的纽带,在现阶段智慧城市建设中面临巨大机遇。通信运营商需从网络建设、聚合平台构建、深度参与应用开发三个层面循序渐进,掘取智慧城市之金。
坚决做好网络建设与服务
智慧城市是把物联网、云计算等新一代通信信息技术手段运用在城市建设中,最大限度地开发利用城市信息资源,促进信息共享、信息系统协同联动,实现城市社会管理更加高效、公共服务更加便捷,以及城市的协调、智能、可持续发展。
智慧城市的建设与运营本质上是信息的传递和管理的过程,信息的采集、存储、传输,无论从量级还是类型上说都是过去无法相比的。一是信息来源的多样化,智慧城市需要对气象、水文、空气湿度、人流车流、空气质量等数据通过传感器进行采集与存储;二是信息类型的多样化,智慧城市所需采集的数据包括传统的结构化数据与非结构化数据(视频、图像等);三是信息传输的交互性更强,智慧城市所涉及的应用与管理具有极强的实时性,运营与管理过程中产生的数据收集与反馈均需即时完成;四是信息传输的量级更大,智慧城市建设中所采集与传输的数据涵盖了文本、声音、视频等各类数据,其传输的数据量是原有通信网络所不能承载的。
智慧城市信息采集、传输的多样性、复杂性,对运营商网络基础设施的建设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需要运营商进一步做好网络建设与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