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垂直门户网站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您当前的位置:北极星智能电网在线 > 正文

电动汽车产业化临界点的思考与研判(5)

北极星智能电网在线  来源:高工锂电网    2014/7/1 15:58:49  我要投稿  

为了推动电动汽车的产业化发展,欧美各国都制定了大量的优惠政策来发展锂电和电动汽车相关产业。既然电动汽车产业如此重要,欧美国家自然没有缺席的道理,但无奈在锂电材料和电芯生产领域长期积贫积弱,根本无法跟中日韩竞争。于是他们找到了Pack和BMS这个发力点,其实这个也很好理解,因为Pack和BMS才是直接面对电动汽车整车的部件,而电子和软件恰恰是西方的强项。

于是乎,我们就看到了德国和美国都成立了不少专门做Pack和BMS、以及专门从事动力电池检测和认证的公司,Pack、BMS、检测和认证成了美德汽车公司在电动汽车上展示话语权的绝对战场。虽然Pack和BMS都没什么太高的技术含量,但西方整车企业可以通过制定强制性的技术规范和标准壁垒将中国企业阻挡在外。考虑到西方高昂的知识产权、管理和人力成本,在现阶段电动汽车还没普及的情况下就要求在Pack和BMS上大幅度降低成本,那无疑是与虎谋皮。

综上所述,虽然从理论上来看动力电池系统(Cell+Pack+BMS)目前确实存在一定程度的降价空间,但是在现阶段电动汽车还没有大规模商业化之前,就指望通过动力电池系统成本大幅下降来普及电动汽车的设想,在笔者看来是并不现实的。

那么电动汽车是不是就没有可能进入寻常百姓家了呢?我们不妨从一个另类的角度分析这个问题。20世纪三十年代在美国购买一辆小轿车的价格大概需要1000美元,除了在二战以后的五六十年代和七八十年代价格有过数次短暂的稳定期以外,普通家庭汽车的平均价格是一直在上涨的。

目前美国最普通的家庭轿车也在2万美元左右,也就是说在过去的一百年里,美国汽车以美元计价的售价上涨了约20倍!但是,汽车从100年前还是富人家庭象征发展成为现在美国几乎人手一部的生活必需品,地位改变可谓翻天覆地!那为什么车价增加了20倍,汽车反而普及了?

据统计,美国现在普通家庭的年收入相对于100年前,按照美元的账面数字计算增加了几乎40倍。虽然汽车的价格是在不断增加的,但美国家庭收入的增加速度更快,也就是说即便汽车的绝对价格(以美元计价)是在不断上涨的但其相对价格是在不断下降的,汽车能够在全世界普及的答案就在这里!

就好比从第一代iPhone上市到现在的iPhone5S,上市价格一直变化不大只是略有上升。但是,苹果手机从五六年前只是作为科技新潮人士和有钱人的奢侈品,到现在普通人“咬咬牙就能够买得起”的变化,背后的逻辑是中国居民收入水平持续提升的结果。

分享到:
北极星投稿热线:陈女士 13693626116 邮箱:chenchen#bjxmail.com(请将#换成@)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热点关注
国网826号文解读

国网826号文解读

昨天国网公司下发了《关于进一步严格控制电网投资的通知》(国家电网办【2019】826号文)。文中提出了“三严禁、二不得、二不再”的投资建设思路。个人认为,这不仅仅是一个文件,而是国网公司整体发展战略转型的一个标志。作为世界上最大的电网企业,国网公司每年因投资建设所需的采购数额巨大,对电

--更多
最新新闻
新闻排行榜

今日

本周

本月

深度报道
相关专题

关闭

重播

关闭

重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