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从企业信息化角度看,一些能源企业已在多种服务渠道并存、基层业务信息支撑、营销服务系统正常运营等方面做得很好。但换作信息化企业角度思考会发现,在组织流程持续优化、不同服务渠道流程统一规范、客户信息统一管理等方面,这些企业仍有提升空间。
此外,数据作为重要的生产要素,应该更加活跃地参与生产经营,应用到企业运营监测、设备管理、负荷管理等环节中。例如,澳大利亚联合能源公司就运用大数据及实时数据分析技术,建立起电网负荷管理平台,有效应对夏季用电高峰,将停电时间从24分钟缩短到7分钟。
处理好4对关系
在迈向信息化企业的过程中,特别需要注意处理好4对关系:战略上的“整”和“增”、文化上的“心”和“形”、心态上的“危”和“畏”、效果上的“先”和“鲜”。
战略上,“增”是大多数企业已经做到的,即不仅有公司战略,还依据公司战略形成信息化战略;“整”是应该做到的,越来越多的全球领先企业在制定公司发展战略的过程中,将信息化能力和潜力作为关键考虑因素,业务与信息化战略一体形成。
文化上,“形”是大多数企业已经做到的。信息化是企业变革的一种外部要求,企业借助信息化实现管理转变和劳动生产率提升;“心”是需要进一步做到的,信息化成为企业主体内在属性和特征,而不单纯是企业的一种目的和一种需要。应用信息的优势,无中生有,创造新的业务。
心态上,“畏”指多数企业甘于守成,对未知领域心存畏惧而创新动力不够;“危”是培育信息化时代的“危机意识”,不“畏”转变,从容驾驭风险。
效果上,“鲜”是指浅尝辄止,一旦品尝到味道,便认为大功告成,不在乎其是否真正带来价值;“先”不仅是敢于试鲜,还在于持续的改进,使之成为行业标准和行业实践,对外引领潮流,对内创造竞争优势,赢得超额利润。(南方电网报记者 吴思 彭文蕊 根据录音整理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