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凯“喊话”
“新能源汽车是国家花了大力气扶植的产业。从2009年至今,仅中央政府的购车补贴就达十几亿元,但是推广进度缓慢得实在无法向公众交代。”全国清洁汽车行动协调领导小组专家组组长王秉刚对记者表示。
从2013年开始,随着原有新能源汽车推广方案的结束,新能源汽车推广不利的问责声就不绝于耳。
3月26日,国务院副总理马凯在今年第二次视察深圳比亚迪期间,召开了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工作座谈会,并以“坚决破除地方保护,促进公平竞争,形成全国统一市场”向各级地方政府提出要求。
是放弃“弯道超车”,还是顶住压力再试一次?已经不再是简单的技术问题。国家“863”计划节能与新能源汽车重大项目总体专家组组长欧阳明高向记者透露,2013年上半年,工信部、科技部等部委一度计划引入更多的城市参与竞争,打破个别试点城市的局限和对中央补贴的垄断。
受此信号的刺激,2013年2-3季度,抢在下一步新能源汽车推广的新方案出台之前,原有试点城市纷纷出台鼓励购买纯电动车、小客车措施。取消上牌限制、打破本地品牌垄断的表态,成为地方政府的共识。
出于全面开放试点城市补贴过多的担心,2013年9月,财政部等四部委联合发出的《关于继续开展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工作的通知》,依然保留了对试点城市的限制。但规定,推广应用的车辆中外地品牌数量不得低于30%,不得设置或变相设置障碍限制采购外地品牌车辆,未能完成年度推广目标的将予以淘汰。
“外地品牌数量不得低于30%,基本是一个无法控制的比例。”北京市新能源汽车发展促进中心副主任陈贵如表示,这个口子打开,即使外地品牌电动汽车超过30%,地方政府也不可能以此为由限制或取消补贴。地方政府限制“补贴”,扶持、保护本地新能源汽车产业的“格局”,正在从政策层面开始打破。
挤牙膏一样困难
2014年随着京、沪两大汽车销售主战场逐步打开壁垒,中国新能源汽车破垄的节奏密集响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