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智能电网在线讯:在2010年,ITU-TVCEG和ISO/IECMPEG共同立项了联合项目HEVC(HighEfficiencyVideoCoding),开始研究和制定下一代视频压缩标准,将主要目标定义为在1080P分辨率上,相比当前主流的视频压缩算法提高一倍左右的压缩比,并提供更高分辨率的有效支持。这一标准,也被视为目前安防行业普遍应用的H.264/AVC算法的继任者H.265。2013年初,HEVC通过标准组织第一阶段审批,正式名称为ITU-TH.265。据悉,H.265的整个标准化程序将在2014年左右完成,本文就H.265的性能、关键技术、复杂度、应用趋势和产业影响等方面进行简单的分析。
一.性能指标
H.265作为新一代的视频压缩技术,其核心的优势在于相比之前的历代标准,可以在同样的图像质量下,大幅降低压缩码率。
从客观效果提升上看,根据测试H.265在1080P分辨率下相比H.264码率降低一半左右,并且分辨率越高优势越显著。下图是以标准测试序列KristenandSara(720P60)和Kimono1(1080P24)所得的结果。可以看出,720P下的码流降低幅度约30%~40%,1080P下约40%~50%。总体而言,H.265相对于H.264/AVC客观性能的提升幅度已达成目标。
图1.H.265与各压缩标准的客观性能比较[1]
需要指出的是,H.265的压缩性能提升主要体现在高清图像上,对于标清及更小分辨率的图像幅度有限。对于高清图像,如果其纹理复杂锐利,也较有可能无法达到上述性能。
在主观图像测试方面也获得了类似的结果,1080P下H.265在节省了约50%码流的同时,所得的图像质量与H.264相当。
二.技术特征
H.265与H.264所采用的基础框架类似,在各个主要的技术点上都进行改进,尤其是引入了图像块自适应四叉树划分,并采用一系列变尺度的图像纹理特征自适应编码技术,较大幅度提升了图像平坦区域的压缩能力。各种先进的技术共同作用,使新标准获得了性能的显著提升。
H.265相对于H.264比较大的改进是:
1)在图像分块以及运动补偿、变换块方面,支持更大尺寸和更多种类;
2)更灵活丰富的帧内/帧间预测、运动矢量预测和变换模式;
3)增加环内采样自适应滤波SAO;
4)提供TILE模式等技术,更好地支持并行处理。
这些新技术的运用,不但有效地提高压缩性能,也为充分地考虑了设计上的可并行性,为各种处理器平台的有效实现扩展了空间。
三.复杂度估计
关于运算复杂度方面,可以从编码和解码、软件实现和硬件实现两个维度与H.264/AVC进行比较分析。
软件编码:根据初步测试,如果希望接近或达到官方展示的压缩效果,软件实现的H.265编码器与H.264的优秀编码器如x264相比,运算复杂度可能有数量级上的增加。
1)其原因主要在于,H.265的性能提升很大部分通过增加较多的编码模式达成,而从这些模式中择优选取,是一项非常消耗运算量的工作。不过随着学术与产业界研究和应用的深入,针对H.265更为高效的新算法不断提出,运算的复杂度将逐渐可控。
2)硬件编码:由于H.265定义的最大图像分块为64x64像素,为了保存较大区域的原始图像,意味着需要更多的片上缓冲区。面向高清应用,对应运动搜索范围的增大也会产生相同的影响。再者,H.265在各模块,如运动补偿、变换量化、采样自适应滤波等方面的改进,也需要更多硬件资源。并且,更复杂模式选择算法所要求的计算代价仍然存在,只不过与软件相比,以芯片逻辑面积的增长替代了处理器时钟的消耗。总的来说,对于一般性能要求的硬件编码而言,实现复杂度增加比软件编码要低一些,是H.264的三五倍左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