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化是电动车的机会”
智能化是自主车企品牌突破的另一把钥匙。比亚迪曾经为全球品牌代工电脑、手机等产品,做到最后开始掌握底层操作系统和代码,被称为类IT企业,和其他车企相比有先天优势。这也是为什么此前王传福不太服穆斯克,喊出分分钟造特斯拉的地方。
比亚迪2014年要推出汽车蓝牙钥匙,把原有车钥匙变成无形的,车主的钥匙就是手机软件等信息化产品,钥匙可以设置无数把。蓝牙技术本身很简单,但对王传福来说,可玩的空间很大。
王传福玩大数据,已经有了具体的时间表。比亚迪的工程师正在把刹车片和汽车铅酸电池更换等易损零部件接入信息预警功能。一般车主不会知道何时该换刹车片,但如果通过把汽车每次使用时的天气(晴或雨)、车载人数、刹车前和刹车后的速度等数据收集起来,就可以计算出何时该更换刹车片。
这是车况智能诊断的雏形。王传福已经在比亚迪内部建立了巨大的数据库,数据收集已经开始。“苹果的技术并不比微软强,但苹果更注重客户体验。”目前王传福还有迟疑的是,如何保证智能化垂直整合下,用好IT企业赖以成功的全球开放模式。
王承认IT产业确实培育了很多优秀的创新者,但IT企业未来主导汽车的说法是瞎扯淡。
IT企业进入汽车至少有三个先天缺陷,支撑王传福的论断是:IT企业没有汽车企业数以百万计的用户,无法切实体会汽车产品的需求,比如欧洲车主现在还更喜欢手动挡汽车。
王传福还有一个反驳理由是,汽车是安全要求很高的产品,IT产品的快速和大幅度应用,无法保证可靠性。比如网络延迟一秒,对电脑、手机没影响,但汽车可能会行驶30米以上,后果难以估量。
“产业本身的特性也使得IT思维无法全面引领汽车思维,IT人批评汽车人反应太慢,有认知上的错误。比如IT软件开发只需一星期,改进只需一个小时,但汽车模具从设计到制造,至少需要6个月,从产品起步到成熟可能需要10个回合,那么就要数十个月,这种差距不是人的思维能改变的。”
王传福最后得出的结论是,尽管智能化趋势是绝对的,但无人驾驶汽车市场化还很远,当下的议题还是电动化。电动化比无人驾驶重要100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