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合动力车是过渡性技术,但到底能活多久,大部分国内汽车企业还在困惑,王传福也曾经摇摆不定。比亚迪五年前开始试探性推出F3DM和e6、K9等产品后,王现在已经有了清晰规划。
王传福判断:城市基础设施不会短期内完善,双模混合动力车至少在未来的10-20年里充当过渡产品。对于在北美被热捧的高端纯电动车特斯拉,王传福称“它只不过是富人的玩具。”
“插电混合动力有巨大空间,是汽车领域一块‘处女地’,比亚迪在这一块的认识上有很大转变,未来两年的战略将紧靠它。”王传福的理由是,大环境至少有三个方向支撑这种转变:环境恶化和石油资源紧缺;城市拥堵加剧城市雾霾;混合动力在没有充电站情况下满足城市上班族,适用于第一辆车的购买群体。
比亚迪为此制定了一个“542”终极战略:产品百公里加速在5秒内,都采用四轮驱动,百公里油耗2L。王传福告诉《21世纪经济报道》,“不是‘542’就不叫比亚迪。”
电子改变了汽车的定义。王传福拿电子表和机械表做类比,电子表要查20年后的今天是星期几很容易,但机械表要靠齿轮来计算几乎做不到。“机械车要做一个四驱很困难,扭矩分配要增加很多东西,电动车只要加一个马达一根线,扭矩很容易分配。”
王传福计划用双模技术突袭合资品牌的侧翼,“我们可以很长远地去打,合资品牌这方面很少有,比亚迪这方面可以发挥互补优势,通过这一点把品牌拉起来。”
“再不放开就晚了”
想法是好的,实际情况离王传福却还有距离。当天采访结束后,王传福安排了跟刚从北京回来的销售公司总经理侯雁的会议,商量比亚迪秦进北京的对策。国家新能源汽车补贴在全球范围力度最大,这也引起了地方政府对当地企业的保护。国家补贴政策出来后,北京规定只有上了地方目录,新能源车才能获得地方补贴。
对这样的门槛,王传福早有思想准备,“好在国家设定了一个外地品牌必须占据地方推广计划的30%的硬性规定,整体来说,地方政府支持新能源车的意向更加强烈,天津限购划出了1万辆新能源特殊牌的指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