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大家都在热议‘中国梦’,我们想实现的是‘中国直流梦’。这梦想就是依托我们先进的技术、优秀的人才和良好的成本控制,把中国真正的高端装备带到世界,让我们研制的设备改善世界能源供给,并创造丰厚的经济效益。”
贺之渊说这话并不是空穴来风。这几年,国际直流热已成不争的事实。随着欧美发达国家的电力供应逐渐向可再生能源转变,欧洲、美国纷纷提出超级电网或智能电网计划。在未来的20年内,欧洲、美国、英国等分别规划了50条以上的柔性直流输电工程。这样巨大的市场容量和该领域屈指可数的公司,给普瑞工程公司和贺之渊的团队以巨大的机遇。
实现自主创新与创造经济效益,是科研产业完美组合的目标。在柔性直流输电科研产业良性互动的链条里,贺之渊期待经济效益能反哺科技创新,也期待科技创新能引领产业进步。“开拓国际市场是公司目前所做的积极尝试,但是我们深知‘打铁还需自身硬’,在技术领域的创新是永无止境的,现在我们正在开展直流电网关键技术与设备的研究,它将在更高层面推动可再生能源配置平台建设及大型能源基地发展,创造更加绿色和谐的环境。”
站得高方能看得远,看得远还需脚下行。贺之渊坚信只要一步一个脚印走下去,柔性直流的壮美蓝图就会铺就在眼前,划出一条条优美的弧线,连接成绿色的能源网络。
执拗的坚持
贺之渊在生活中并不是一个很执拗的人,但唯独在科研上,他执拗得不一般。
上世纪90年代末,柔性直流技术刚刚起步不久,ABB是全球唯一掌握这项核心技术的公司。发展自己的柔性直流技术,对于那时的中国来讲,既缺乏技术,也缺乏人才。而对外引进技术,不失为一个好办法。2001年,贺之渊几次跟随导师汤广福前往瑞典与ABB洽谈技术引进,“ABB只给一套图纸,700万欧元的技术转让费,这对我们来说简直是天方夜谭。”
技术引进的路走不通,只能自力更生找出路。
2006年,贺之渊带领一支由十来个二十郎当岁的小伙子组成的团队开展技术攻坚。许多人在看到这支柔性直流技术研究团队的班底时,很不屑地质疑:“就凭你们这些秀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