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柔性直流输电领域又一次质的飞跃,并将在世界柔性直流输电史上深深烙下“中国印记”。
柔,在团队中
作为科研工作者,特别是前沿技术的攻关者,给大家的感觉往往是一副大大的眼镜、捧几本专业书籍,言必论技术术语,整天一门心思地关在房间里搞科研。其实,那都是大家的误解,起码贺之渊不是这样。如果说他在工作上是“紧张、严肃”,那么业余生活中则可用“团结、活泼”来概括。
“贺博是个很全面的人,搞科研是一把好手,私下里活跃大家气氛,丰富文化生活也是行家”,刘栋如是说。每个周末,作为足球队的队长,贺之渊会组织大家痛痛快快地踢一场球,只要天气不是太恶劣,他都会如期参加,这活动已经雷打不动的坚持了两年。他认为这种团体性运动既能锻炼身体,又能增进团队感情,应该多多益善。
“贺博是属于那种很内秀的人,突然展现的才艺,常常让大家大吃一惊。一次培训课中,老师安排即兴朗诵,贺博拿着手机来了段配乐《再别康桥》,震惊四座,真想不到他还有这一手。对了,他唱歌也不错,每次大项目结束后,他就安排大家K歌放松一下,这时就能看到另一个贺博。”吕铮这样描述他眼中的贺之渊,“贺博有时格外细腻,比如春天看到绿色萌生,疲劳时听到舒缓清新的音乐,他都会及时的表达并感染身边人去体味工作生活中的美好。这对于我们这样忙碌紧张的工作,是很必要的。”
是的,正像团队同事所说,贺之渊不仅是部门的领导,也是与他们无话不谈的老大哥。7年时间,这支精锐的柔性直流输电技术攻关团队由4、5人发展到今天的40人,他熟悉每个人的脾气秉性、专业擅长,甚至谁家有困难了,他都了如指掌。团队成员对他的评价有口皆碑,但他个人却常说,“是企业的创新氛围能凝聚人,能干出今天这番成绩是大家不懈努力的结果。”
其实,在一支团队中,即使是在工作中也会充满各种人情,而能够在生活和工作上都把大家团结到一起,能把大家的心拉到一起,这对于团队的带头人而言,是一种非常重要也是必不可少的能力。尤其在科研单位,科研压力大,课题内容烦琐枯燥,团队的带头人能够调整、激发每个人的活力和热情,让大家能拥有健康、乐观、放松的心态,才有可能让工作进展得更顺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