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锂研究之所以做出看起来如此乐观的预测,主要基于以下三点:①现有的锂离子电池主要应用市场(如手机等),因产品的升级而导致的需求在快速增长;②锂离子电池不断在诞生着规模巨大的新市场,如平板电脑、移动电源、电动汽车等;③锂离子电池在快速取代着铅酸电池、镍镉电池、镍氢电池等其他化学电池的既有市场。
仅以铅酸电池为例,数据显示,中国移动通信基站电源市场对铅酸电池的需求量每年在4,000万kWh,中国电动交通工具(电动自行车、电动三轮车、低速电动汽车等)市场对铅酸电池的需求量每年在5,600万kWh,汽车启动电池市场对铅酸电池的需求量每年超过5,300万kWh(上述各市场都包括出口需求)。而目前在上述各个领域,锂离子电池都已经开始规模化取代铅酸电池。
拉动锂离子电池市场高速成长的三驾马车分别是交通工具、工业&储能市场和3C电子产品市场。其中,3C电子产品市场是目前锂离子电池最主要的应用市场,近几年对锂离子电池的需求也保持着25%以上的市场增长率。2012年该市场对锂离子电池的需求高达2,758.61万kWh,较2011年的2,132.57万kWh增长了29.36%。
在这个市场,锂离子电池需求的增长主要来自于两方面:一是产品本身的智能升级对电池用量的需求在增长;二是新产品产生了新的市场需求。对于传统功能手机,可能700mAh的电池就足够了,但对于智能手机,2,000mAh都显得不够。至于后者,突出的例子是平板电脑产品自2010年推出以来,到2012年迅速取得了1.3亿台的年销量;为智能手机、平板电脑等充电的移动电源产品市场2012年极其火爆,销量是2011年的2.5~3倍。
这里真锂研究重点提一下移动电源市场,真锂研究对这个市场之前提得不多。这个市场近两年出人意料的高速增长,将很多中国企业从死亡边缘又拉了回来。早在2011年底,真锂研究就认为,锂离子电池产业已经开始了新一轮的洗牌,会有大批企业在今后两三年内消亡,也会诞生一批新的企业,如赵本山所言“长江后浪推前浪,后浪把前浪拍死在沙滩上”。当然,这个观点现在依然正确,但是整个时间却被适当延缓了,一些新企业强力冲击市场的同时,一些转变较快的“老牌”企业也重新焕发着青春,死的只是那些不知变通的企业。造成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就是移动电源市场的大爆发。
中国在引领着全球移动电源市场的发展。真锂研究对欧美的一些客户的抽样调查显示,欧美人用移动电源为手机充电的目前还不多,在一般的会议场合,大家一般都会去找电源插座来充电。而在北京的地铁上,用移动电源给手机充电的人随处可见。真锂研究的数据显示,在2012年全球123万kWh的移动电源用锂离子电池的总销量中,超过80%是中国制造,而中国市场的销量也达到了52.2万kWh,占比高达42.44%,是全球最大的移动电源市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