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智能电网在线讯:住建部日前公布2013年度国家智慧城市试点名单,加上今年1月29日公布的首批国家智慧城市试点名单,目前全国已有193个城市(区、镇)入围。其中,烟台市、曲阜市、济宁市任城区、青岛市崂山区、青岛高新技术开发区、青岛中德生态园、潍坊昌乐、平度明村镇成为此次山东省入围的试点城市(区、镇)。
在现代汉语词典里,“智慧”一词的释义为“对事物能迅速、灵活、正确地理解和处理的能力”。这个通常用来赞扬人的词汇成为“城市”的前缀,又将带来怎样的革新?9日,经济导报记者赴青岛高新技术开发区(下称“青岛高新区”)采访并寻找答案。
技术产业化的契机
“我昨天刚刚得知青岛高新区入选智慧城市试点名单,真的特别兴奋,得益于这个试点,我们可能要重新调整今年的经营目标了。”身为青岛派科森光电技术股份有限公司(下称“青岛派科森”)的副总经理,魏茂安乐得合不拢嘴。
青岛派科森今年3月份正式入驻青岛高新区,科研总部位于吉林。作为一家主营光电技术及产品研发与制造,以及为客户提供全面光电监测解决方案的高科技公司,公司选址于此,看中的就是青岛高新区的产业规划方向。
“5月份,我们中标了青岛高新区综合管沟专业管线监控工程,过几天就要提交设计,现在正在做最后的完善工作。”魏茂安手里拿着一本设计材料,不断翻阅着。
“事实上,青岛高新区2008年成立时,便全面启动了数字化园区的规划建设工作。‘数字化’与‘智慧’,在某种程度上有共通之处。比如综合管沟项目,就是将园区内所有的高压电线、给水、下水道、供热管等线路统一铺设到一条管沟内,由此可以避免对道路的反复修整。”青岛高新区智慧城市领导小组办公室负责人王锦周对导报记者表示,经过两年多的建设,园区综合管沟的建成长度达到50公里,其中一期25公里的综合管沟内,热力、给水等专业管线,管沟内通风、照明等设备已安装完毕且大部分投入使用。
与此同时,综合管沟的安全问题也成为维护工作的重中之重。“从前期管沟维护运行情况看,主要的安全隐患是热力及给水管线的泄漏或突然爆管。”王锦周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