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智能电网在线讯:面对中国镍氢电池市场尚未开展就已下行的现状,科力远试图通过控制上游来自救,可问题是,如果不能攻克技术难关,科力远即使进入上游依然难以摆脱清盘的宿命。而略有悲情的是,当公司难以突破技术瓶颈的问题摆在技术人员出身的钟发平面前时,钟发平只能把错误归罪于市场
2013年4月2日,湖南科力远新能源股份有限公司(下简称科力远)发布了2012年年报,根据其年报显示,2012年科力远亏损5,794.31万元,较上年同期下降452.19%,值得特别强调的是,这也是科力远上市10年来的首次亏损。实际上,随着镍氢电池与锂电池之争中的锂电池优势被逐渐抬升,镍氢动力电池前景已经愈发不确定起来。刚刚离开科力远不久的员工李鑫就告诉记者:“随着锂电池在技术、成本、市场方面的同时发力,镍氢动力电池的前景大幅降低,很多同事都认为镍氢电池市场已步入行业下行拐点,而且速度会越来越快。”
这样的判断在中国政府对新能源汽车的政策中可得到印证,2012年4月18日,国务院常务会议讨论通过《节能与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规划(2012-2020年)》,并提出到2015年,完成插电式混合动力和纯电动汽车累计产销量50万辆的目标。这一政策与2009年3月国务院办公厅发布《汽车产业调整和振兴规划》提出的,2009年至2011年,国内将形成至少50万辆新能源汽车产销目标,并试点对购买混合电动汽车的消费者给予直接补贴的形式有了很大转变。
对此,科力远董事长钟发平曾在公开场合表示,“国内企业表现浮躁,一窝蜂地盲目铺摊子,造成产能过剩,企业亏损”。无奈之下,科力远转战稀土。2012年12月18日,科力远第三次发布了收购鸿源稀土的预案。而和前两次的结果或许不同,这次科力远的收购颇有不成功便成仁的味道。“大家都很清楚,镍氢电池产业链中,价值高端的电池组(主要是一致性的问题)和电池管理系统被日本企业牢牢把控,中国企业如果想在未来生存,就必须打通上游矿产资源和电池材料的通道。”李鑫说。
埋下问题的种子
这是一个略带悲情的故事。1998年1月,钟发平携其研发的连续化带状泡沫镍生产技术与湖南省新技术研究局合资成立长沙力元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下称力元新材),并在次年7月开始规模生产连续化带状泡沫镍。在生产之初,力元新材就凭借着低廉的成本快速打开了国际市场。那段时间里,包括法国阿尔卡特、日本松下、三洋、香港超霸、深圳比亚迪(002594,股吧)等在内的10多家电池厂商都选择了力元新材的泡沫镍。2002年,力元新材终于超过了当时的行业标杆日本住友公司,成为全球最大的泡沫镍生产商,占有全球三分之一的市场份额。“在那段时间,很多人都为这家隐形冠军企业感到骄傲。”2003年9月,力元新材如愿登录中国A股市场,成为当时市场最受追捧的企业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