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 “做什么”与“怎么做”的思维分工
智慧城市规划的重点是决定要做哪些项目而不是考虑每件事怎么做,优选目标与项目能够贡献更大的价值。
选择“做什么”是一个不确定性问题,智慧城市的建设项目没有规范的答案,项目的选择是重要的决策,选择的空间越大风险也越大,优选的贡献也越大,优选项目是规划者最重要的增值行动。
“怎么做”是复杂性问题,虽然解决起来有难度,但是有明确答案,是工程学方法能够实现的。当一个项目进入到怎么做的阶段时,其主要的不确定性问题都在项目选择时确定下来了,项目的边界、目标、价值都已经明确,项目的信息已完备,“怎么做”可以外包给专业机构去完成。
决定“做什么”需要有更多的经验、更高的技能和更大的风险承担能力,这是基层干部做不到的,选择项目的决策总是由领导完成。基层人员的责任是解决怎么做的问题。
三、 智慧城市的战略视角
1. 智慧城市规划的决策思维
智慧城市规划首先面对的是不确定性问题,智慧城市的规划应从战略决策开始,而战略不能用工程方法设计。
智慧不是工程学词汇,而是价值观层次上的语言,强调整体的效益,长期的价值,是无法精确化的。智慧城市没有统一的评价标准,不同立场、不同视角有不同的评价方法与不同的标准。智慧城市应以城市公众的价值观评价城市的智慧,以居民利益衡量信息化效益,以此价值观为出发点,研究哪些因素影响城市智慧,哪些因素影响信息化的效益,进而明确智慧城市建设在城市整体发展战略中的定位。
2. 智慧城市战略重点
智慧城市规划应当与地区社会经济发展整体战略保持一致,智慧城市思维要关注如下几个战略问题:
(1)城市发展特色
城市特色化目标。智慧城市是以知识经济为中心的城市,特色是城市的魅力所在,也是知识经济竞争力的生长点,城市特色通常包括产业特色和文化特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