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智能电网在线讯:智慧政府乃至智慧城市建设与智慧城市产业发展相辅相成,最终的目标是打造智慧城市产业链与生态圈,形成良性发展的态势。
湖北省武汉市某街道马路两边,满载水果的几辆三轮车已经悄然停驻于此。然而他们还没来得及做今天的第一笔生意,武汉数字化城管监督指挥中心的工作人员就已经在大屏幕上看到了这一幕。他们立即通知附近执法人员赶赴现场,劝说商贩撤离,并引导他们进入专门的自由市场办理相关手续。整个执法过程只花了短短几分钟,这便是“数字城管”带来的高效率。
“‘数字城管’是湖北省对‘智慧政务’的最早探索,也是‘智慧城市’建设重要内容之一。”
北京赛迪世纪信息工程顾问有限公司副总裁柳絮说,“现在各地智慧城市建设风起云涌,不仅瞄准智慧政务,各种产业园也如雨后春笋般开始建立。然而有些城市未能透彻领会智慧城市的内涵和精髓,存在项目一哄而上、基础参差不齐、定位各自为政的现象。”
事实上,智慧城市盲目建设谜团依旧未破,柳絮对《中国经济和信息化》记者坦言:“先建智慧政府才是各地建设智慧城市的正确命题。”
数据大一统
“你有没有感受到城市带给你的不便?”在接受记者采访时,柳絮先提了一个问题。
环境污染、能源短缺、城市噪音、交通拥堵乃至食品安全,城市规模的不断扩张带来的却是人居生活质量的日益下降。
“究其原因,是长久以来将城市系统分裂为若干子系统,互不关联,这种城市分裂管理带来各部门‘各自为政’之痛,造成部门间信息资源共享不足,信息资源社会化利用有限让城市精细化管理之路步履维艰。”柳絮如是说。
而随着以电子政务为核心的城市信息化进程的加快,对政府信息资源共享的需求日益强烈。据统计,全社会的信息资源总量大约有80%掌握在政府部门,而这些信息资源还常常比一般的信息资源更有价值,质量和可信度也较高。如何实现政府信息资源最大程度地共享,成为各级政府工作的当务之急,亦成了人们关心的热点话题。
让柳絮感触颇深的是在北京市买房和购车,在她看来,这是资源共享特别典型的例子。
现如今北京买房,诸如户主是否为北京户口、是否已婚、婚前买房还是婚后买房、现有几套房、卖过几套房,这些来自计划生育、民政、房管等不同部门的信息不再是一个个孤立的信息系统或信息平台,而是一个大一统的城市管理平台。通过信息比对数据库,所有信息都能在一瞬间判断出来,省去之前信息不共享带来的诸多繁琐事儿。
事实上,细心之人便会发现,其实一条马路就涉及交通、交警、市政、环卫、城管等多个部门,在现代城市管理涉及的各类因素背后,是极为庞大的信息资源,管理系统整合运作的核心就在于对海量信息资源的整合处理。
“之前占道停车问题、店铺占道经营问题,在现有的城市管理模式下,只能由城管人员出面进行沟通才能处理,而像湖北武汉的例子一样,信息共享实现后,通过视频监控,电脑便会自动判断,自动进入工商、交警部门的信息库,从而获取相关信息,并随即发出提醒,更加能够体现便民和人性化理念。”柳絮告诉本刊。
“再譬如说,如果哪个地方发生地震了,哪个地方又发生洪灾了,所有信息都已经提前进入应急预案当中,指挥中心的屏幕上能立即显示:应灾的物资装备(人力、救灾设备)都在哪里;哪些地方最需要紧急救援;哪条路线是最便捷的等等。这种方式既能在发生事故时做到不慌乱效果,又可以尽量减少事故发生后不必要的伤亡。”
显然,在未来的城市管理中,城管人员不再需要定点盯防,被动打游击战,救灾人员不需要忙乱执行公务,而在政务管理中不需要耗时耗力查询信息。
所谓智慧政府,即通过信息化的手段,将针对个人、企业和城市运营管理的各种服务统一在一个平台上,并最终形成一个庞大的智慧化整合系统,帮助政府通过精细化的管理方式提升管理的效率,提升为市民、为企业和整个社会服务的水准。
因此,诚如柳絮所言,如何打好信息资源管理的基础,搭建好政府公共服务平台;如何让政务信息资源更加有效地为政府决策、为企业和公众服务,成为各地智慧城市建设要破解的核心难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