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导与支撑
2008年底,智慧地球经IBM提出后,智慧城市成为一个广受关注甚至被热捧的词汇。自此我国36个城市先后打出了智慧的旗号进入城市建设梯队,如今已有95个甚至更多城市(区)将智慧城市列入“十二五”规划或制定了行动方案,并相继启动智慧工程。
原因是这些城市在“十二五”阶段面临着相同挑战,即如何实现在更高阶段的可持续发展,如何实现创新发展和产业转型升级。出于这样的城市发展诉求,各地不约而同地提出建设信息技术产业园区,以实现创新发展和转型升级。
在国内外重量级IT企业的争相支持下,相关的物联网、智能电网、云计算产业园以及数据中心遍地开花。佛山市宣布物联网络工程技术研发中心落户佛山软件产业园;珠海市高新区将建智能电网产业园;甘肃省兰州市与浪潮集团签订建设云计算西北中心;IBM签约河北廊坊市打造亚洲最大的云存储产业基地;成都鹏博士(600804,股吧)电信集团在北京市朝阳区酒仙桥建成了目前亚洲最大单体云数据中心。
“这些特色的智能产业园正是在相关政府的引导支持下才能遍地开花,而产业的发展必定也在支撑智慧政府进一步的实现。”柳絮似乎一语道出了其中真谛。
在柳絮看来,智慧城市以至智慧型经济,必以高新技术产业、战略性新兴产业、智慧产业、现代服务业为主导。企业发展要依靠政府的支持,一个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才会让产业健康发展。
在我国,尽管目前智慧城市尚处于起步阶段,但人们印象中向以家电、陶瓷等传统制造享誉的佛山,仿佛一夜之间脱胎换骨与北京、上海、广州等地并列成为了智慧城市的领跑者,这多少会让人感觉有些意外。
柳絮回忆道:“我们去佛山禅城经济开发区调研时发现,近年来,在‘智慧佛山’规划下,这里发生了很多的变化,而推进这些变化的加速器,正源于禅城智慧产业这个创新驱动的引擎。”
有一组非常有说服力的信息:北京世纪互联集团有限公司在佛山高新区禅城园建立世纪互联云计算南中国总部基地,启动双方在云计算、数据中心以及智慧能源服务产业领域的战略合作;中国电信广东公司与世纪互联携手,将在位于禅城区的“华南智慧新城”共同投资8亿元,建设2万平方米的下一代绿色节能云计算数据中心,为佛山市乃至全国和全球跨区域的客户提供先进的云计算及数据中心服务,助力信息化服务业从分散型向集约型转变。
“佛山禅城产业的创新发展很好地支撑了智慧佛山的建设,”柳絮说道,“而禅城政府也是丝毫不懈怠,为了更好地指导其他产业方面的发展建设,目前正在积极规划与我们合作的信息资源整合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