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垂直门户网站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您当前的位置:北极星智能电网在线 > 正文

影响电力工程造价的“无形之手”(4)

北极星智能电网在线  来源:英大网    2012/2/28 9:30:50  我要投稿  

剔除通货膨胀因素的影响,2010年变电工程造价与2006年相比下降30%,线路工程造价与2006年水平基本持平,如果再剔除征地拆迁补偿费用的上涨因素,线路工程造价呈下降趋势。这充分反映了“十一五”期间,国家电网公司将整体造价水平控制在合理范围内,做到了工程造价稳中有降。

除了经济环境因素,国家在“十一五”期间出台的若干政策,新颁布的国家法律、法规,重构了输变电工程建设的外部环境,对工程实施和造价水平产生直接或间接的影响。

国家电网公司作为全球最大的公用事业企业,始终致力于服务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认真履行环保节能责任,实施绿色管理。这就意味着电网发展既要与经济社会发展相适应,又要与生态环境相和谐。例如在变电工程中,将部分变电工程由户外站改为户内站或地下站建设;在线路工程中,采用高塔跨越,最大限度的降低林木砍伐,减少水土流失;为了满足城市空间美观的需要,更多采用电缆线路,释放空间资源。这些手段和措施在节约资源、保护环境、提高输变电工程技术水平等方面成效显著,但同时也不可避免的导致了输变电工程单位造价的上涨。而土地市场化的冲击、《物权法》的颁布等法律法规的影响,以及其他行业自行的出台补偿标准都直接加大了征地难度,增加了输变电工程的成本。

相较经济环境与国家政策这些宏观因素,社会自然环境对于输变电工程造价的影响似乎更为直接而细致。

城镇化水平的提高直接导致城镇建设用地地价、资源品价格以及劳动力价格大幅上涨。人工成本逐渐提高,京津唐地区工资性补贴达到3.3元,而青海地区则达到6.88元。劳动力价格调整增大了工程的建设安装费用,将会增加1.1%~1.8%的工程造价。

人力涨价了,土地涨价了,工程建设的标准也在发生变化。除了选址选线困难,征地、赔偿费用飞涨之外,由于近年来自然灾害频发,冰雪灾害、地震过后,电网企业重新修订了设计标准,使主要工程量指标不断增加,工程造价增长幅度增高,“十一五”后三年,线路工程投资增加约350亿元,增长幅度为7%~8%。

在众多内外部因素的影响与重构下,电网工程造价控制面临着巨大的压力与限制。面对日趋复杂的内外部环境,控制工程造价并非无所作为,国家电网公司采取了一系列积极有效的政策与举措,消化各种不利因素,将工程造价和投资控制的理念贯穿于工程建设的全过程,有效为工程成本“减肥”,工程造价控制工作取得了巨大成效。

分享到:
北极星投稿热线:陈女士 13693626116 邮箱:chenchen#bjxmail.com(请将#换成@)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热点关注
国网826号文解读

国网826号文解读

昨天国网公司下发了《关于进一步严格控制电网投资的通知》(国家电网办【2019】826号文)。文中提出了“三严禁、二不得、二不再”的投资建设思路。个人认为,这不仅仅是一个文件,而是国网公司整体发展战略转型的一个标志。作为世界上最大的电网企业,国网公司每年因投资建设所需的采购数额巨大,对电

--更多
最新新闻
新闻排行榜

今日

本周

本月

深度报道
相关专题

关闭

重播

关闭

重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