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智能电网在线讯:摘要:美国国家科学和技术委员会2011年6月发布了“21世纪电网的政策框架:确保未来的能源安全”报告。综合美国电力行业的发展现状,解读了美国最新的智能电网政策的4个支柱。分析认为,该政策的实施需要联邦和州ZF、监管者、决策者、电力公司、产品开发商及消费者在智能电网的发展中发挥作用,在具体如何进行智能电网的开发与部署方面,参与各方应具有一定的灵活性。
关键词:智能电网,清洁能源,电动汽车,能源战略
0引言
为确保美国在清洁能源革命中的领导地位,奥巴马总统设定了到2015年销售100万辆电动汽车和到2035年美国80%的发电来自于清洁能源的目标。这些目标是美国发展创新的能源技术以及创造相关工作岗位的国家战略的一部分。美国国家科学和技术委员会在2011年6月发布了题为“21世纪电网的政策框架:确保未来的能源安全”的报告[1]。该报告由委员会的智能电网分委会撰写,概括总结了以《美国2007年能源独立与安全法案》、《2009年美国经济复苏和再投资法案》和奥巴马ZF智能电网投资为基础的智能电网发展政策。报告的核心内容是论述美国未来智能电网发展政策性框架的4个支柱,并强调,一个更加智能、安全的电力系统是确保美国在21世纪继续成为世界经济的领导者、引领清洁能源革命、赢得未来科技创新的关键所在。
尽管当前世界有关国家关于智能电网技术并没有一个统一的标准,但总体上看,智能电网包括了现代通信、传感、控制、信息和能源等多个领域的技术。这些技术大致可分为:①用以提高输配电系统运行的先进信息和通信技术;②用以改进或替换传统计量设施的先进计量系统;③用以获取并利用能量使用信息的技术、设备和服务,比如,在电价较低时,可以自动启动的智能家电。这些技术和应用带来了多方面的好处:①带动以可再生能源、分布式能源、电动汽车和储能设备应用为标志的清洁能源经济的发展;②电力系统能通过提高能源利用效率来节省消费者的开支并提高送电可靠性;③促进能增加未来就业岗位以及能帮助消费者更好地用电并降低电费的技术创新。基于各国促进智能电网发展的政策是一致的,本文将侧重于解读美国未来智能电网发展政策性框架的4个支柱,以期为中国的智能电网建设提供有价值的借鉴。
1支柱1:促进智能电网投资
在促进符合成本效益的智能电网投资方面,该报告提出:①各州和联邦监管机构应继续考虑使用激励政策,调控市场和电力公司通过提高能源利用效率,以使投资符合成本效益原则。②联邦ZF将继续投资于智能电网的研究、开发和示范项目。研发的成果和收益由所有的公用事业电力公司共享。奥巴马总统在“美国创新战略”中解释说,美国ZF将通过提供基础研究的资金、形成激励业界与大学合作伙伴的知识产权制度以及提供商业化的途径来促进创新。③联邦ZF将继续支持智能电网的信息共享,消除信息障碍,以促进形成符合成本效益的投资。
1.1鼓励智能电网投资的相关法案
《美同2007年能源独立与安全法案》把输电和配电网的现代化作为美国的国策之一。为了进一步促进该政策的实施,《2009年美国经济复苏和再投资法案》规定,美国ZF投资45亿美元用于智能电网的示范和研发项目。到目前为止,有99家企业、服务提供商、制造商和城市从美国能源部的智能电网投资拨款项目(SGIG)获得了超过90亿美元的投资,开展了141个项目[2]。这些项目涉及智能电网的各个领域,包括传感器、智能开关、控制和通信技术在输电和配电系统中的应用,以及使消费者能够参与能源管理的设备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