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信息保密。州和联邦监管机构应考虑以一种与公平信息实践原则(FIPPs)相一致的方式来保护消费者电能使用的详细数据,并开发适当的方法来解决电能使用特有的问题。消费者的信任是智能电网技术获得成功所必不可少的保证。数据隐私保护正是加强这种信任的重要组成部分。
(5)保护消费者。州和联邦政策制定者与监管机构应考虑适当更新并加强对消费者的保护。决策者可能需要更新20世纪制定的保护消费者的政策,包括确保足够的通知信息和渠道、账单争议权以及与停止供电和支付能力相关的健康和安全问题。智能电网技术所带来的数据共享、新的电价(费)结构和非自愿切断供电等问题,涉及和影响到隐私、公平、程序正当性和成本等方面。
4支柱4:电网安全
由计算机、智能电子设备、软件和通信设施所组成的网络给智能电网带来了安全保护上的巨大挑战。智能电网技术涉及的标准、规范和要求,将是集成的、一整套的和开放的,以保证互操作性、隐私和安全性,从而保护电力系统在受到网络攻击时是安全的,并确保当攻击威胁到国家安全和经济的时候电网能够恢复。该报告指出,网络安全意识和标准是确保一个电网安全的关键。
4.1网络安全标准
为确保电网安全,当局的做法是采取一个全面的、符合成本效益的策略,确保在安全上的投资收益最大化。联邦ZF将继续通过公私合作的方式促进建立严格的、开放式的网络安全标准和导则。其中的关键部分就是对网络风险进行辨识和排序,并制定相应标准和导则,制定有效的缓解计划。利益相关者之间的合作可以帮助确定和解决电力部门所面临的各种网络风险。联邦ZF将支持改进这些标准和导则,以便及时应对不断发展的各种威胁。
4.2网络安全理念
联邦ZF将与利益相关者合作,促进形成一个严格的、以性能为基础的网络安全理念,包括积极的风险管理、性能评估和持续监测。电网的网络安全保护必须彻底地定期测试,以确保对潜在威胁的实时、优先保护。随着这个策略的进一步发展和部署,美国能源部和美国国家公用事业管制委员协会(NARUC)的合作将网络安全作为重中之重。
5实施智能电网政策有赖各利益相关方
为确保美国在建设新一代电网上的领先地位,报告呼吁进行多方的广泛、持续的合作。联邦ZF、州和地方ZF、监管者、决策者、电力公司、产品开发商和消费者组织都应该在全国电网的发展中发挥作用。在具体如何进行智能电网的开发与部署方面,各方参与者具有一定的灵活性。例如,电力公司根据其企业结构、企业运作所依据的法律、客户统计资料、发电量和输配电网络的不同,可以实施不同的智能电网激励机制。要实施在这一政策框架下的建议和关键行动,美国ZF将发挥巨大的作用来协调不同的利益相关者。美国能源部与相关各方在智能电网上的合作侧重于3个关键领域:①从经济复苏法案拨款项目中收集实证数据来量化智能电网的成本和收益,以便更好地进行下一步的投资决策;②研究先进计量系统对消费者行为的影响;③制定和实施改进的网络安全实践。
美国农业部农村公共事业局为全美600多个农村电力公司进行电力基础设施建设提供资金支持。在2010财年,该局批准了71亿美元的贷款用来支持输电和配电系统的改造,其中包括1.52亿美元用于智能电表的安装[10]。目前美国已经有25个州制定了发展智能电网的政策。联邦ZF的几个部门也在致力于推动电网智能化。许多智能电网的研究项目正在美国能源部的国家实验室和美国国防部的军事基地进行。此外,联邦ZF通过美国能源部、美国国家科学基金会等机构对智能电网的尖端技术研究、开发和示范工程提供资金支持。
6结语
美国确保在清洁能源革命中的领导地位而设定的清洁能源发展目标,是美国发展创新的能源技术以及创造相关工作岗位的国家战略的一部分,智能电网技术被认为是实现这些战略目标的途径。智能电网建设也将是中国电网未来10年发展的方向,在发展智能电网的趋势下,需要来自国家和地方层面系统而全面的政策支持,笔者希望本文能为中国智能电网建设及政策研制提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