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智能电网在线讯:随着智能电表的推广普及,关于智能电表“走得快”、“偷电”、“有猫腻”的说法颇多,芸豆君耳朵都听出了茧子!
比如:
再比如:
对此,网络上很多小伙伴们化身为“砖家”,头头是道地分析智能电表存在的“猫腻”!其中,有一篇智能电表如何让电费猛涨,费劲心机从用户那里多收钱的文章广为流传:
这篇文章从四个方面分析了智能电表如何“坑钱”,听起来蛮有道理的样子:
原因之一,是智能电表靠脉冲数显示,而且非常精确,以前机械表记录不进去的启动电流,如插头不拔、电视待机等,都会灵敏地记录进去,所以比以前走得快了。
原因之二,是现在电力部门提供的电表额定电流为5(30)A.或10(40)A(括号内的数字是短时允许超载电流)。很多家庭一半以上时间的电流量都超过电表正常工作的5A或10A限量,一旦超出这个限量时,电表读数就是以正常值几倍的速度飞快旋转,最后每月交电费时就不得不多交钱了。
文章还用初中物理知识解释该理论:
文中还提到“为什么供电局不提供正常工作电流为15、20、30、40A的大电表,而只提供5A或10A限量的电表呢?猫腻正是出在这里。”
原因之三,电压的升高也使电表速度加快。
文章指出:如果有黑心者稍稍控制一下电压,那居民的用电数字就大大增加。仿佛在暗示电力部门为了多收费,会专门控制电压。
原因之四,是对电力部门作为垄断企业的不信任感。文章列举了2005年一篇“电力企业违规多收费27.4亿元,部分电表被人为调快”,来证明电力公司是有“前科”的。
文章的最后还赤裸裸地指出:供电局为了多收费,故意在电表上做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