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的是这样吗?
谣言止于智者。千万别被网络上煽风点火的文章迷了双眼,让芸豆君为你逐条找回真相吧。
真相揭露一:“智能电表比机械电表灵敏所以走得快?”
这条看起来是没错的。智能电表比之前的机械电表更准确,如果非要理解为“走得快”,也不是不可以,但并不代表有误差。
而对于智能电表是否有误差的情况,芸豆君找到了以下的资料:
国家计量检定规程要求电表的误差在正负2%之间为正常,智能电表在入户安装前都要逐一经过自动化检定流水线:外观检查、耐压试验、基本误差试验、启动试验、校核常数试验、日计时误差试验……以确保电力计量设备的产品质量和精准计量。
事实上,一只电表从生产到安装入户,前后要经历六道关口进行质量把控,其中任何一道关口过不了都不可能安装入户。
以北京为例,每一只安装到居民家中的电表,都要经过全面强制检定,误差控制在正负6‰之内。同时,这些电表的首次检定数据,会实时上传到“智能电表计量评价体系及实时监控平台”,通过该平台可以实时监控电表的检定情况,一旦发现存在问题,将自动锁定,不能进行安装,确保问题电表不会进入应用。
也就是说,智能电表误差更小更精确,它将之前不计入机械电表电量的充电器等计入了电量。比如,居民家庭里的手机充电器,插座等小电流耗电的都冲击不了机械表,在之前可能未计入电表,而智能表的灵敏度要高很多,计数更精准,相对来说就比较高。
除此之外,造成计量的电费比之前高的原因可能有:
1、现在智能电表都有多种费率,简单的说就是在用电高峰期电价高。原来的机械表根本不支持。
2、现在的用电器确实比原来多了不少,一个充电宝就几千个mAh,充电电流都是1A以上(直流)。
3、漏电,但是电流不大,原来的机械表不计,现在的智能表计量。
真相揭露二:“供电局只提供5A或10A限量的电表?”
供电局只提供5A或10A限量的电表?这根本不符合事实。
目前北京市大部分安装的为100安的智能电表,一些普通居民小区为40安或60安的智能电表。
而且,想要超过电表标示限量可没有那么简单,以一个100安的智能电表来说,普通居民家里要开200台电视或者1100瓦电热水壶20台,或者开20台空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