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伟、谭忠富:我国环境容量已经饱和,雾霾与污染问题影响极大。煤电污染物排放在工业总排放中占比较大。我国煤电占总发电量的70%左右,美国占45%左右,日本占26%左右,世界平均水平为40%左右。
新能源发电配额制,从电网企业购售电中新能源发电所占配额、发电集团装机中新能源发电所占比例、跨省跨区送电中新能源发电所占比例,已经明确了可以考核的量化指标以及责任主体,从组织管理角度为新能源发展提供了保障。
经济曲线理论指出,随着开发规模或者积累量的增加,产品单位成本会逐渐下降。当前,新能源发电成本正在逐渐下降。
尽管政府给予风电、光伏发电的补贴会逐年降低,但电改文件已经明确会保障基本发电小时数来确保投资回报,超过基本小时数可以去竞争。由于其使用的发电资源成本极低,应该会有很好的竞争能力,这便从市场机制上给予了保障。
综上,未来几年,新能源(风电、太阳能发电)应该会有较好发展。
──北京能源发展研究基地、华北电力大学教授
张开琳:我认为,我国新能源将进入一个逐渐完善的中高速发展周期。这个发展周期将起到一个承上启下的作用,成熟的新能源技术将会得到扩大性发展,而一些试探性的新能源技术将继续经历更多的探索。这种探索是一种循环上升的过程,也是我国新能源技术转型发展必须经历的历史阶段。但在国家供给侧改革、调整经济结构的大方向下,必定会吸引更多的社会资源踏入新能源这个行业,更多的社会精英人士从事这个行业,从而逐步转型,推动新能源行业崛起。
──国网重庆电科院专责
电改观察˙基层声音
中广核风电公司运维中心明少林:经济新常态下,能源行业要大力推行供给侧改革,从供给侧入手全面提升消纳能力。大力推进能源互联网和储能技术,大力推进风光储、水光互补等多能互补,还要加大新能源就近消纳比例。
北京、广州电力交易中心的成立,是我国新一轮电力改革迈出的重要步伐,形成主要由市场决定能源价格的机制,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除此之外,还大大推进了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发电与其他电源、电网的有效衔接,提高清洁能源的消纳能力,加快了我国节能减排和低碳转型进程。
国网宁夏电力公司张鹏飞:社会发展离不开电,国家富强离不开电,民生大计离不开电,电力改革的成功失败关系着国计民生,所以,电力改革必须成功。另外,目前我国核电、电力建设已走出国门,构建全球能源互联网已唱响世界,电力改革必将使我国电力发展更好更快。
今后五年,社会用电需求肯定要超过以往,因为现在随着国家大力推进城乡一体化建设,各行各业必将全面发展,基础建设用电、人民生活用电都是社会用电增长的主要因素。同时“中国制造”也越来越强,工业用电也将大幅提升。
陕西蒲城电厂韩延均:新能源发展符合国家绿色发展方向,应该加速发展,但基于经济发展趋稳,加之新能源领域科技的逐步成熟,以及电力市场化解产能影响,应该进入中高速发展。在此期间,应该加快完善电力体制改革,吸引社会资本投入,在新能源汽车、农村光伏产业方面有所作为。
国网吉林供电公司王岩:对超低排放和节能改造,国务院明确要求,要加大政策激励,改造投入以企业为主,中央和地方予以政策扶持,并加大优惠信贷、发债等融资支持。现在,煤耗超低排放是国家硬性规定,所有企业都在做,也能达到,实际执行比国家要求还高。一方面是全国各地雾霾严重,企业自身感觉到污染的危害,自觉加强对环境问题的重视。另一方面,近两年火电厂经营形势好转,约80%的电厂盈利,有能力有钱投资升级改造技术。
大唐国际发电股份有限公司江西分公司唐萍:新能源汽车最应优先推广应用在公交车上。首先,公交车属于公共交通系统,公交车在市民的出行选择中占有较大比重。如纯电动公交车,在车辆使用过程中可达到零排放,噪声比同等级传统柴油车有所降低。因此,公交车更应该体现安全、可靠、节能、环保的原则,产生良好的社会效益。其次,新能源在公交车上大量使用的话,对能源结构也能起到一定的调节作用。
综上所述,新能源公交车的大量应用,不仅可以节约宝贵的石油资源,对保护环境、缓解能源危机也将有所贡献。
国家电投南阳热电厂龙秀玲:随着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能源电力需求增速放缓,2016年中期电力供需将继续出现总体富余的趋势,部分地区或将出现过剩的格局。预计第一产业用电将继续维持在中低水平,第二产业用电受化解产能等政策影响将继续收窄,第三产业用电量将高速增长,整体增速在0.3%左右。
电力交易机构的建立,意味着电力体制改革将进入全面试点、有序推进的新阶段,这也是我国电力用户首次大规模通过跨区输电通道与发电企业达成直接交易,是促进形成市场化跨区跨省交易机制的重要探索。
华能小湾水电站付方赛:“十三五”时期是能源转型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解决好新能源的“弃光弃风”问题尤为迫切。
经济新常态下电力需求放缓,要抓住机会进行能源电力结构调整,争取达到综合良性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