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智能电网在线讯:8月26日夜,雷雨交加使四川降温,负荷下降,“小河有水大河满”,各流域都呈现弃水常态。据统计,2016年四川弃水约300亿千瓦时,这还不包括地调系统的中小水电。而关于弃水的统计方式一直存在争议。
据2015年8月中国能源报《西南水电弃水情况统计》文章披露,云南能源局预测,2015年底云南省电力装机将达8000万千瓦,2016年达8600万。预计云南省省内用电量为2015年1650亿千瓦时,2016年1681亿千瓦时,增速分别为7%和9%。如果保持年送电至广东835亿千瓦时,按协议年送电至送广西100亿千瓦时的水平,2015年将弃360亿千瓦时,2016年弃水200多亿千瓦时。
综上,预计四川和云南两个水电大省2015年合计弃水约600亿千瓦时,2016年预计弃水约500亿千瓦时。另外,据分析2016年—2020年四川每年还将分别新增装机287、842、667、478、622万千瓦,一共新增4000万千瓦,即2020年年底装机容量达到1.18亿千瓦(水电装机8576千瓦、火电2000万千瓦、新能源1262万千瓦),即年均每新增装机600多万千瓦。按4000多的利用小时数来算,“十三五”期间年新增发电能力300亿千瓦时。
国家能源局公布数据显示,2015年全国风电弃风率达到15%,成为中国有史以来弃风最严重的年份。中国可再生能源学会风能专业委员会秘书长秦海岩表示,2015年的弃风电量合计约350亿千瓦时。
2015年,我国全年累计弃光电量为46.5亿千瓦时,“弃光率”12.6%,全部集中在了西北地区的甘肃、青海、新疆、宁夏四省区。
对比分析,仅川云两省弃水电量就明显大于全国风电和光伏弃电的总和。而弃水未像弃风弃光那样被广泛宣传的原因也是多重的,包括弃水电量占总电量的比例较小;没有预计到弃水情况会急剧恶化;水电企业经营效益过去几年还尚可;对于弃水问题还存在争议;解决问题的办法比较困难,涉及各方利益较多。但弃水问题不解决今后水电企业的经营就会变得困难并成常态,进而影响剩余资源的开发,影响国家十三五规划的落实,影响可再生能源利用的指标,形成恶性循环。只有为消纳找到出处,为项目开发找到保障,才能提升业主开发的积极性,同时实现水电开发与移民扶贫工作协调推进,如此才是良性循环。
具体就四川而言,造成弃水的原因是多方面的。笔者认为最根本的原因水电通道建设不足,水电没有纳入可再生能源配额消纳范畴,没有建立其与清洁能源基地相匹配的外送机制,未能实现更大范围配置资源配置与消纳,外省接收意愿不强,造成四川电力严重供大于求。
2016年四川电力严重大于需求。供应方面,截止7月底四川全网统调装机5044.7万千瓦,同比增加了16.9%,水电3536.6万千瓦,同比增加20.6%。预计截止2016年底四川装机总量将达9190万千瓦,其中水电7320万千瓦。按照现有调度机制,省调机组丰期最大统调负荷不足2800万千瓦,整个四川省调水电装机有近1000多万千瓦富余。
截止2016年7月底,四川全省电力装机如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