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智能电网在线讯:昨天的故事
一、国内外分布式能源发展趋势研判
经过多年发展,各国和地区推进分布式能源系统,无论出发点如何,定义如何变化,分布式能源系统都以用户端用能更安全为第一要素,并具有以下两个特征内涵:一是靠近用户端,可根据用能方资源情况、用能特点等因素,因地制宜选择一次能源,一般采用天然气、沼气、太阳能、风能、生物质废弃物等可再生能源。二是能直接应用,独立运行,运行方式一般为并网、离网或可上网,可以根据用能方的实际情况灵活选择应用方式。多联供设施还具有梯级利用的特性,即可利用高品位能源发电,利用低品位能源供冷、供热,系统能效可达70%以上。
(一)国际分布式能源发展新特征
鉴于各国资源条件、产业特点等差异,推动分布式能源的出发点与发展历程不尽相同。美国、德国和日本发展分布式能源的原因相似,旨在鼓励使用更为高效的能源系统。丹麦则是迫于1973年石油危机发生造成其供热价格成倍增长,致使丹麦政府被迫着手调整能源结构,推行节能政策,以维护社会利益。从分布式能源的发展历程来看,各国存在异同点。2003年美国大停电事件以及2011年日本大地震事件发生后,美国和日本开始反思集中式发电,从加强电力供应安全性的角度出发,推进分布式能源的发展。而丹麦和德国均属于欧盟成员,两国将推进包括可再生能源在内的分布式能源作为达到欧盟提出的2020年基于1990年的水平减少40%温室气体排放要求的重要举措。上述几个国家在发展中都经历了电力改革、能源结构调整、政策法案出台过程。分布式能源在发展过程中曾经历过起落,而重要的是目前又从能源安全、经济、科技产业等方面考虑大力支持和发展分布式能源。
从国际层面看,在分布式能源利用成本下降的大背景下,各国的分布式能源直接财政补贴政策扶持力度有所减弱,但扶持政策并没有全面退出,转而形成更有针对性的精细化扶持政策,推动市场寻找商机,以商业模式创新带动分布式能源行业优胜劣汰。国际分布式能源政策体现三个特点:一是依然明确分布式能源的发展方向,提供电网接入和售电服务保障;二是鼓励分布式能源投融资,激发商业模式创新;三是通过政策的精准调整引导发展方向。
部分先行国家分布式能源政策梳理见表1。
从各国经验来看,分布式能源将呈现以下特征趋势:
(1)分布式能源已经成为全球能源转型发展的重要选择。依然明确分布式能源的发展方向,提供电网接入和售电服务保障;鼓励分布式能源投融资,激发商业模式创新;政策的精准调整引导发展方向。
(2)技术进步不断推动分布式能源的商业化进程。呈现技术集成化、服务模块化特点。分布式能源的用户需求逐步从工业用户向商业、住宅用户转变,随之装机规模向小型化、模块化发展,针对个人用户,德国、日本等国的企业已经开发了模块集成化的微型分布式能源系统,以满足庞大的家用市场需求。
(3)政府扶持激发分布式能源商业模式创新。鼓励以用户端为导向构建互联网+分布式能源的新型商业模式,政策扶持重点着力从安全供电、提高能效、清洁排放三方面推动。构成了一个整体性的需求侧能源供应与监管服务系统,通过后台大数据的挖掘实现新的经济价值和社会价值。这种多元的商业价值创造意味着多元的参与机制与利益分享机制,为分布式能源依靠互联网+实现规模化发展提供了有效载体。
(二)我国分布式能源政策与市场诉求研判
我国分布式能源系统发展至今已有十多年的历史,发展历程可大致划分为引入阶段、起步阶段和推进阶段。自“十二五”起,我国分布式能源系统的发展已进入推进阶段,扶持政策陆续出台,主要涉及天然气分布式能源、分布式光伏等。其中,《分布式发电管理暂行办法》的颁布标志着我国开始全面推进分布式能源的发展。2015年3月国务院发布《关于进一步深化电力体制改革的若干意见》,这标志着我国第二次电力改革正式启动,电改的实施也成为了分布式能源发展的重要驱动力,对分布式移动能源的创新模式也将发挥指导性作用。
目前,从分布式能源发展市场诉求看大致可分为四类。
(1)一是要求解决电厂、工业锅炉等燃煤污染问题,要解决用户原电力、燃气、燃煤(油)锅炉供能用途和未来用能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