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智能电网在线讯:按新疆电网“十三五”发展规划,2016年至2020年,新疆将加快推进“疆电外送”特高压和750千伏电网建设,新建750千伏变电站8座,扩建6座;建成昌吉—古泉、准东—华中两条 ±1100千伏特高压直流输电工程,以及中国—巴基斯坦直流输电工程;建成吐鲁番—尉犁—若羌—花土沟以及且末—若羌1000千伏特高压交流工程。工程建成后,新疆电网将形成“三交、四直、五环网”骨干网架,成为连接西部边疆与中原地区的“电力丝绸之路”,并将为构建全球能源互联网发挥示范引领作用。
昌吉—古泉±1100千伏特高压直流输电工程新1标段首基基础浇筑
能源资源优化配置的需求
地处亚欧大陆腹地的新疆与中亚多国接壤,与这些国家在能源工业领域存在很强的互补性,且双方合作意愿强烈。以电力极度短缺的巴基斯坦为例,该国电力行业统计数据显示,2014年全网电源可利用容量总计约1582万千瓦,电力缺口达500万千瓦以上,目前巴基斯坦正努力寻求外国资金和技术支持以改善缺电局面。吉尔吉斯斯坦则由于电源结构不合理、调节性能较差,存在丰水期水电大量盈余、枯水期电力供应不足的问题,已多次与新疆洽谈电力合作事宜。
实现新疆能源资源优势、区位优势向经济优势转化,“疆电”大规模外送无疑是最有效的途径。将新疆的煤炭、风能、太阳能等资源就地转化,通过“疆电外送”把富余的电力资源输送至内地电力市场进行消纳,拓展电力市场消纳空间。与此同时,中央提出“一带一路”战略,加快推进与周边国家基础设施互联互通。依托远距离、大容量、低损耗的特高压输电技术,打造“一带一路”经济带输电走廊,通过“疆电外送”将境内富余电力输送到巴基斯坦等电力相对匮乏的国家和地区,实现新疆的区位优势向经济优势转化。
2010年11月,新疆与西北电网联网工程的投运开启了“疆电外送”的大门,新疆丰富的电力资源首次实现外送。2013年6月,新疆与西北主网联网第二通道建成投运,“疆电外送”能力提升至200万千瓦。2014年1月,哈密南—郑州±800千伏特高压直流输电工程投运,在额定功率运行下,该线路每年可向华中地区输送电量500亿千瓦时。至此,新疆外送电能力提升了400%。
目前在建的昌吉—古泉±1100千伏特高压直流输电工程是新疆第四条“疆电外送”通道,输电容量将达到1200万千瓦,输送距离提升至3324公里,能够更加充分地发挥特高压直流大容量、远距离输电的技术经济优势,极大地提升了电网大范围资源优化配置的能力。
施工人员正在紧固地脚螺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