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通东西部协调发展的能源动脉
从我国能源分布及能源消耗市场的情况来看,新疆是最适合发展特高压电网的省区。用远距离输电取代巨量的远距离输煤,不仅能够将新疆丰富的煤炭、水力、风能和太阳能转化为电力输送出去,而且在未来的能源贸易上,还可以与周边煤炭储量大的俄罗斯、哈萨克斯坦等国进行电力能源交易。
据初步统计,新疆与西北主网联网第二通道工程和哈密南—郑州±800千伏特高压直流输电工程,直接拉动投资3000亿元,促进新疆原煤产量翻了一番,提高新疆GDP约1.5个百分点,有力地带动了自治区经济社会发展。
目前,越来越多的业内人士也逐步认识到,输电作为能源综合运输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应该更多地承担优化能源资源配置以及缓解其他运输手段压力的作用。以哈密南—郑州特高压工程为例,2014年工程建成当年外送电量133.176亿千瓦时,相当于就地转化原煤近500万吨。据有关机构估算,2020年前后国家电网公司特高压网架建成以后,获得的联网效益在全国可以减少发电装机2000万千瓦,折合投资约500亿元。
特高压电网将成为新疆煤炭资源转化为经济资源最为畅通的路径,不仅可以缓解日益紧张的交通运输压力,有效降低煤炭的运输成本和沿途损耗,还可以通过为中东部地区提供清洁安全的电能,减轻中东部地区发展过程中产生的环境压力,达到东西部协调发展、共同富裕的区域发展战略目标。
在“一带一路”战略的带动下,新疆新一轮能源开发也风生水起。地处丝绸之路经济带核心区的新疆,正在加快建设区域内电网和通往疆外的输电通道。“十三五”末,新疆将建成“三交四直”特高压外送通道,外送电能力将提高至5000万千瓦,每年可送出由煤炭、风、光等资源转化的3000亿千瓦时电量。疆内将建成750千伏主网架,把新疆的风、火、水电基地连接起来,形成输送能力更强、更安全可靠的电网结构。届时,新疆电网将成为全国最大的省级电网,也将成为全国最大的电力外送基地。
首次大面积使用基础钢模进行基础浇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