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智能电网在线讯:2016年7月6日,国家发改委和国家能源局联合发布《关于推进多能互补集成优化示范工程建设的实施意见》,这一文件希望推动“终端一体化集成供能系统”以及“风光水火储多能互补系统”这两种多能互补集成模式,这标志着政府方面正式着手开始了能源互联网的推进工作。
文件表示:建设多能互补集成优化示范工程,是构建“互联网+”智慧能源系统的重要任务之一,有利于提高能源供需协调能力,推动能源清洁生产和就近消纳,减少弃风、弃光、弃水限电,促进可再生能源消纳。
目前,业界经常提到的能源互联网是一个比较笼统的概念,它实际上包含了三个没有明显并列关系的定义,一是微电网系统,也就是“分布式能源+储能”,二是跨国电网,也就是国网根据特高压所提出的“全球能源互联网”概念,三是智能能源,也就是依靠“物联网”来提高能源产业链运行效率的一种新技术。可以看出,这次出台的政策,主要是针对能源互联网的前两种概念,也就是电网“微小化”与“巨大化”的两个极点。
能源传统产销模式(左)与能源微网式产销模式(右)对比
在过去的几年间,当人们讨论“能源互联网”时,经常会把其类比成信息互联网,而以“分布式+储能”为主的能源微网系统则被视作类似于电脑手机的互联网终端设备,而这也是很多人对于“能源互联网”一词的第一印象。这样类比下来可以发现,用统筹思维来规划能源微网实际上不是一件很高效的事,正如很难通过政策来要求市民人手一台智能机一样。在理想的状况下,它应该是用户的一种自发行为。而支撑这些行为的则是可以让投资者从中利益的能源行业氛围与体制。
在国外经验已经较为成熟的当下,中国的能源微网在历经了长久的宣传工作之后还没有出现一个标杆型的项目,很大程度上应归因于它还暂时不能满足投资者的回报预期,在成本方面,作为重要设施的微型燃气轮机和储能电池由于国产化较慢,价格一直持续高位;作为原料的天然气由于气改力度偏弱,也面临着同样的问题。而在收益方面,如果用户想要使用自己发的电的话,那么在目前的电价结构下,用自家发的电实际上并不是一个特别有经济优势的替代品。而用户如果想要对外售电的话,在和电网公司以及其他利益方的沟通成本又比较高。这些都成为了能源微网的掣肘因素。
中国五大综合能源基地:1、山西;2、鄂尔多斯盆地;3、新疆;4、西南;5、蒙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