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智能电网在线讯:新能源汽车骗补的“严打行动”,目前还在继续。
7月6日,在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座谈会上,国资委主任肖亚庆透露:“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已就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督查报告作出批示,要求严肃惩处骗补行为并完善相关制度。”而且肖亚庆还在座谈会上,宣读了督查报告的主要内容。
“违规谋补”也不行
会上除了定义“骗补”外,督查结果还提出“违规谋补”的概念。按照规定,骗补和违规谋补方式主要有三种,包括:车辆未达到推广标准甚至未生产,违规取得牌照骗取补贴;车辆符合规定,但卖给关联企业而非终端用户,未达到补贴条件提前谋取补贴;车辆卖给终端用户,但在获取补贴后大量闲置,造成财政资金严重浪费。
其实自去年行业公开新能源车企存在骗补行为后,2016年1月份,工信部、发改委、财政部、科技部联合发布《关于开展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核查工作的通知》。这一工作在国务院办公厅督查室主导下广泛展开。虽然目前骗补核查已经完成,但企业名单并未公布。但这也导致,2015年新能源汽车财政补助资金延缓至今尚未发放。
对此,财政部副部长刘昆在座谈会上表示:“中央财政补助资金分为预拨和清算两部分,2015年中央财政预拨工作早已完成,但清算工作受到核查影响有所延缓,现核查完成,清算工作继续进行,待工作完成补贴将尽快发放。”
“出现(新能源汽车)骗补行为,是生产企业受利益驱动(的行为),但监管部门也存在漏洞,涉嫌失职渎职人员也要根据规定进行处理。”国务院副总理马凯强调。他还认为,骗补行为是给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添乱、抹黑”。
因此他要求,对“骗补”和“违规谋补”行为都要从严处理,视情节不同采取的处理措施包括:取消财政补贴资格、追回补贴资金、罚款、取消汽车生产资质,将问题车型从推荐车型目录中剔除等。
而更为重要的是,马凯还特别强调——新能源汽车补贴标准修订完善之后,不能再出现骗补现象。有关部委应尽快出台替代财政补贴的机制和政策,该替代政策将包含平均油耗法规与积分交易机制。
推动产业的市场化进步肯定是好的,但这也意味着,相关国家负责部门正在制定新的游戏规则?而这种游戏规则会给现有的新能源汽车生产商带来哪些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