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智能电网在线讯:6月12日,最新一期英国《经济学人》杂志撰文称,虽然智能家居领域短期内面临许多发展障碍,但由于看好长期发展前景,科技巨头仍在积极布局这项技术。
以下为文章全文:
所谓物联网,指的是将传感器和上网功能添加到日常物品中,使之形成网络。分析师从几年前就开始反复预测,物联网将像移动互联网一样给我们的日常生活带来巨大变化。相关厂商一直在关注智能家居领域,并极力推荐各种产品,包括能在闹钟响起时自动启动的咖啡壶,可以根据全天不同时段自动调节的灯光和窗帘,以及在牛奶即将喝光时发送提醒的智能冰箱。但到目前为止,消费者大都不愿对自己的家居产品展开智能化升级。
这并不是因为缺乏投入,科技公司已经投入大量资金将日常物品接入互联网。谷歌(微博)已经在2014年明确表达了进军智能家居领域的意愿,当年就花费32亿美元收购了智能恒温器制造商Nest,并斥资5.5亿美元收购了家用监控摄像头制造商Dropcam。Nest后来吸收了Dropcam,目前已经成为最为知名的智能家居品牌。然而,这项技术究竟需要等待多长时间才能进入主流市场,却令人颇感担忧。
Nest显然令谷歌失望。据市场研究公司StrategyAnalytics测算,该公司2015年的智能恒温器销量为130万台,过去几年的总销量也只有250万台。近几年来,该公司的重点一直是改版现有产品,而不是推陈出新。或许正因如此,Nest创始人兼CEO托尼˙法德尔(TonyFadell)才于6月3日卸任,转而担任谷歌母公司Alphabet的顾问。法德尔曾经担任苹果高管,还是“iPod之父”,但他却未能在智能家居领域施展自己的魔力。
Nest的问题很典型。市场研究公司Forrester分析师弗兰克˙吉列特(FrankGillett)表示,只有6%的美国家庭拥有智能家居设备,包括具备上网功能的家电、家用监控系统、音箱和照明设备。这一领域的高速增长恐难实现:到2021年的普及率预计也只能超过15%。很少有消费者相信互联网将在日常设备中发挥重要作用。普华永道在英国进行的一项调查发现,72%的受访者不准备在未来2至5年使用智能家居技术,他们也不愿为之付费。去年全球消费者在智能家居硬件和服务领域的开支约为600亿美元,与单机设备的总开支相去甚远。
这番暗淡的前景源自几个重要原因。企业有动力拥抱互联网:在设备和工厂中安装传感器可以节省开支,他们可以对数据进行分析,从而提升效率。而家用智能摄像头开发商Canary的亚当˙萨格(AdamSagar)表示,相比而言,很多人购买家用智能设备只是为了好玩,并非生活必需品。
很多智能硬件的价格仍然过高。三星的一款智能冰箱内置了摄像头,可以查看内部是否有食物腐烂,并帮助消费者在购物过程中通过智能手机应用了解应该购买哪些食材。但这款产品售价却高达5000美元,买得起这种冰箱的人恐怕不会自己购物。不仅如此,冰箱等家用电器的更新频率很低,拖累了新设备的普及速度。
另外,这项技术仍然不够完善。远程应答门铃创业公司RingCEO杰米˙西米诺夫(JamieSiminoff)表示,作为智能家居设备与消费者之间的沟通桥梁,智能手机提升了消费者的预期。在长期使用智能手机后,消费者已经习惯了高品质的无缝使用体验,但目前的智能家居设备还很难达到这种水平。不仅如此,由于缺乏统一标准,厂商的设备也无法彼此交换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