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智能电网在线讯:配电网规划是电网安全可靠运行的基础。从保障超大型城市供电安全的要求出发,简要叙述了上海配电网运行现状及不足。通过着重分析上海高中压配电网发展面临的典型问题,提出了上海超大型城市配电网安全可靠性提升的总体策略,详细论述了可靠性标准提升的具体措施并进行了一定投资分析。研究结论对国内其他大型城市配电网规划发展具有一定参考意义。
引言
上海位于国家“一带一路”和长江经济带发展战略的交汇点,有比较完备的金融体系、雄厚的制造业基础和先进的现代航运设施网络,按国家城市规模划分标准属超大型城市。上海电网是我国规模最大的城市电网之一,也是国内负荷密度最大的受端电网。
城市配电网规划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具有规模大、不确定因素多、涉及领域广等特点。近年,上海全网负荷增速放缓,但供电安全可靠性要求提升,梳理并解决超大型城市配电网发展面临的典型问题,提高配电网规划工作质量成为当务之急。鉴于此,本文根据《城市电网供电安全标准》(DL/T256—2012)等相关技术导则,以满足电网供电安全可靠性发展要求为目标,在分析原策略不足之处的基础上提出上海配电网安全可靠性提升的总体策略,探讨可靠性标准提升的具体措施和成效。
1、上海超大型城市配电网特点
截至2014年底,上海电网供电面积6341km2,供电人口2450万人,属超大型城市。2014年夏季高峰负荷26802MW,全年累计售电量1123.47亿kWh,是国内负荷密度最高的地区。
1.1 高压配电网特点
1)35kV配电网。上海35kV配电网经历了近60年的发展,从输电网转变为配电网,主变压器容量以20、31.5MVA为主,高压侧多采用线路变压器组接线。由于35kV线路容量与35kV主变压器容量基本匹配,接线模式以辐射为主。35kV用户由220kV变电站、35kV开关站、35kV变电站带出线及架空“T”接等多种模式供电。典型接线模式见图1。
图1 35kV变电站典型辐射接线
35kV变电站容量小、布点多的特点有利于控制10kV配电网的供电半径和电能质量,但也造成供电能力无法适应超大型城市高负荷密度的特点;辐射接线简单可靠但站间负荷转移能力差;变电站出口通道压力较小,初期投资相对较少,但为满足远景负荷需要,规划变电站总数偏多,站址落实困难。
2)110kV配电网。110kV电网是近年发展重点,主变压器容量根据地区差异有40、50、63MVA及80MVA等,容量及台数根据实际负荷需求合理选用。新建站高压侧采用“一进三出”接线,接线模式根据地区差异,采用链式、辐射等。远景接线按双侧电源三链接线模式规划。110kV用户采用220kV变电站直供、110kV变电站带出线供、110kV开关站供电等模式。110kV变电站典型接线模式见图2。
110kV变电站供电能力强,既有利于提高220kV站点的负载率,亦可减少规划高压配电站总数和线路通道总数,但单个站点出口通道压力大。110kV链式接线可实现上级变电站之间负荷快速转移,但项目初期建设投资较大,短期内经济效益难以体现。
110、35kV配电网各有特点,由于存量35kV配电网占比较大,应根据上海城市建设、负荷发展、电网供电安全可靠性要求及高压用户等情况,因地制宜、互补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