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超大型城市配电网发展面临的问题
2.1 满足负荷增长需求下的高可靠性要求
1)降压容量需求递增。上海2015年夏季高峰负荷29820MW,创历史新高,局部地区变电站重载现象明显。预计上海电网“十三五”期间负荷仍将保持增长,因此需加大110kV变电站布点,同时提高10kV网络负荷转移能力,以满足降压容量需求并提高抵御事故能力。
2)供电可靠性要求大幅提升。根据新一轮城市总体规划,2040年上海将打造成为比肩纽约、伦敦、东京的“全球城市”,城市安全运营对供电安全可靠性要求大幅提高,且不同区域供电可靠性要求应差异化区分。外环以内中心城区、区县政府所在地及迪士尼、自贸区、临港等重点发展区域考虑在满足正常方式N-1标准的前提下,按满足春秋季检修方式N-1进行规划设计。
2.2 中压配电网站间联络能力不足且出线负载率偏低
1)站间联络能力不足。中压配电网虽已消除单辐射,但目前站间联络率56.7%,偏低的站间联络率已经影响到全网的供电可靠性,特别是故障情况下的负荷转移能力,且会影响未来配电自动化系统的应用效果。
2)出线负载率偏低。10kV间隔利用率高,已使用间隔数达到总间隔的89.7%,且普遍存在并仓现象,但由于变电站直送用户线路多而装接小,导致10kV出线负载率偏低,线路最大负载率的平均值仅为26.1%。过高的间隔使用率和偏低的出线负载率既降低了电网的经济性,也不利于110kV主变压器的容量释放。
2.3 线路切改与负荷转移
目前上海存在新建110kV变电站与原有的35kV变电站负荷分布不均的问题。35kV电网规模庞大,发展成熟,变电站利用率较高,但重载现象也较多。110kV电网则是近年发展重点,但投运初期负载率不高。由于线路切改工作量大,通道情况复杂,需进一步将负荷从35kV电网转移至110kV电网,提升110kV电网利用率,降低35kV电网的供电压力。
2.4 外部建设条件日益趋紧
上海地区由于资源稀缺、市民环保意识强,变配电设施落地困难。而开发商多要求变电设施采用地下布置、线路均采用电缆出线,同时政府部门也划定了大面积的架空线入地范围。近年,由于地下管网资源大量消耗,通道建设更是成为了中心城区电网建设的瓶颈。上述问题均极大地增加了电网企业投资成本,多个项目因为站址及通道问题受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