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智能电网在线讯:日前,国家能源局发布了今年一季度全国弃风电量统计数据,弃风情况愈发严峻。全国风电上网电量552亿千瓦时,平均利用小时数422小时,同比下降61小时,弃风电量192亿千瓦时,同比增加85亿千瓦时;平均弃风率26%,同比上升7个百分点。“三北”地区平均弃风率逼近40%,内蒙古弃风率为35%,甘肃为48%,吉林为53%,宁夏为35%,新疆为49%。
需要注意的是,多个弃风严重的地区,风电装机容量没有增加,全社会用电量也没减少,弃风弃光反而加剧,背后的深层次原因值得深思。
一季度社会用电回暖弃风却仍在增加
国家能源局近两年对于弃风限电比例超过20%的地区,一直没有安排新的建设项目。今年1-3月份全国全社会用电量同比增长了3.2%。例如弃风问题加剧的新疆,一季度全自治区社会用电量同比增长11.79%。然而与用电量快速增长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弃风电量比例高达49%,弃风电量达到29.3亿千瓦时。
这种情况下仍然出现弃风率的增加,
一是揭示了弃风弃光不是技术上的障碍和限制;
二是电网企业依旧在公然违反《可再生能源法》和《可再生能源发电全额保障性收购管理办法》,没有依法保障可再生能源电力的优先发电权。如果不能尽快遏制这种违法行为,今年全年弃风、弃光电量很可能分别突破400亿千瓦时和100亿千瓦时。产业形势岌岌可危。
切忌让违法行为打上“电力体制改革”的幌子
弃风限电已经给风电企业造成了巨大的经济损失。更为变本加厉的是,一些地方还通过变相降低风电上网电价的方式来进一步侵害风电企业的合法利益,导致企业的处境雪上加霜。
甘肃、宁夏、新疆等省区纷纷推出“直供电交易”、“自备电厂替代交易”、“跨区交易”,各种方式轮番上阵,纵横交错,有越来越复杂的趋势。风电、光伏企业甚至要报零电价才可获得上网电量。如果不参与交易,轻则只给予极少的上网电量,重则被限令完全停发。而在这场美其名曰“为风电光伏消纳找出路”的行动中,风电、光伏企业并没有因参与交易而多发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