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智能电网在线讯:影响中国未来五年能源产业发展的“十三五”能源规划正在制定中。国家能源局网站上周发布的信息显示,4月22日和28日,国家能源局先后两次召开能源发展“十三五”规划征求意见会。
会议透露出来的信息显示,“十三五”能源规划要更加突出目标导向和问题导向。在问题导向上,要紧密围绕当前我国传统能源产能过剩严重、可再生能源发展存在多重瓶颈制约等重大问题与突出矛盾,结合落实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三去一降一补”等主要任务,认真研究对策,提出破解措施,增强规划的针对性、前瞻性与可操作性。
过去很长一段时间里,随着中国经济的高速增长,市场对能源的需求屡创新高,一大批项目争先恐后上马。中国经济急刹车后,之前一路高歌猛进的能源行业依然习惯性地往前冲,煤炭、石油等产业都出现了一定程度上的产能过剩,而可再生能源却由于相关配套制度不完善,面临有电发不出去的尴尬。与此同时,在一些能源的价格上,价格不顺已成为制约产业发展的重要问题,不少能源资源类产品的价格不能充分反映其价值,不仅造成资源浪费,还影响其对经济的调节作用。未来随着中国价格改革的不断深入,价格的调节作用将会越来越明显。
几乎同一时间,国家能源局网站发布了来源为国家发改委的文章《充分发挥价格杠杆作用助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文章称,价格机制是市场机制的核心。创新价格机制,既是加强需求侧管理的重要举措,也是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关键环节。
官方网站近期披露的这些信息显示,价格改革或将成为官方在能源改革中的重点之一。
记者注意到,在国家发改委2015年以来推出的一系列价格政策措施中,七条中有三条与能源行业密切相关。包括在深圳率先启动输配电价改革试点,并将试点范围扩大到安徽、湖北、宁夏、云南、贵州等18个省级电网及华北区域电网;进一步完善成品油价格形成机制,设置价格调控下限,简化调价操作方式,并放开液化石油气出厂价;实现非居民用存量气和增量气价格并轨,全面理顺非居民用气价格等。
在结构调整上,五项中有三项和价格改革相关,包括对电石、铁合金等高耗能行业实行差别电价,对水泥、电解铝生产企业用电实行基于电耗水平标准的阶梯电价;对燃煤电厂超低排放实行上网电价支持政策,推动煤炭清洁高效利用,促进节能减排和大气污染治理;利用燃煤机组上网电价降低的空间,提高可再生能源附加标准,调整分资源区风电、光伏发电上网标杆电价,促进可再生能源健康发展,引导能源结构转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