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10kV馈线都从主变电站发出,一般情况下一条馈线的供电范围大致呈扇形(如图1所示),越向下游分支越多,而离变电站较近的路径多为电缆而没有供出负荷。因此,对于装设了瞬时电流速断保护的馈线,其具备多级级差保护配合条件的区域恰好落于分支比较多的范围,对于实施变电站出线断路器—分支线断路器—次分支/用户断路器的多级级差配合非常有利,往往可以使该馈线供出的大多数负荷受益,并且对于大部分相间短路故障有效。
即使对于不具备多级级差保护配合条件的故障情形,在故障时发生了越级跳闸或多级跳闸现象,但是因为可以将保护动作信息上传至配电自动化主站,主站仍然可以正确判断出故障区域。若相应断路器具备遥控条件,则主站可以通过遥控进行修正性控制,将故障区域正确隔离并恢复健全区域供电;若相应断路器不具备遥控条件,则根据主站的故障定位结果可以派出工作队迅速赶赴故障区域进行人工处理。
特别地,对于两级继电保护配合存在困难而故障后导致该两级断路器同时跳闸的情形,可对断路器配置带电后一次重合闸功能,且重合成功后暂时闭锁I段而保留II段电流保护。若“子”断路器下游发生永久性故障后导致两台断路器均闸,则“父”断路器重合成功将电送到“子”断路器并暂时闭锁I段电流保护,“子”断路器带电后,重合失败而将故障隔离,“父”断路器因暂时闭锁I段电流保护而不会跳闸,一段时间后“父”断路器自动复归再次具备I段电流保护和一次重合闸功能。
综上所述,配电网继电保护配合问题没有必要追求完美,只要对大部分用户和大部分故障情形有效并且投资规模不大就值得去配置。
2、应用故障指示器提高自动化覆盖面
配电自动化的覆盖面直接影响其实用化,否则将难以全面提升运行管理水平。20世纪末的配电自动化建设的教训之一就是建设的主站配置豪华而仅在极少数馈线配置了配电自动化终端,导致“头大身子小”。
对配电自动化覆盖率的认识也一度存在误区,曾经导致“见开关就装终端,凡终端都实现三遥”的过度建设局面。
故障指示器造价低廉并且可以不停电安装,而且不必随开关安装,非常适合于大范围应用提高自动化的覆盖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