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垂直门户网站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您当前的位置:北极星智能电网在线 > 正文

如何提升智能电表计量准确性?

北极星智能电网在线  来源:环球表计  作者:胡志刚 王雷 王晓泳  2016/4/27 9:56:35  我要投稿  

北极星智能电网在线讯:随着国内社会用电量迅速增长,智能电表使用量每年大幅增加,已累计挂网2.7亿只,如何提升智能电表的计量准确性一直是设计单位研究的重点。本文从硬件设计,包括计量芯片、采样电阻、电流互感器的选型,计量误差软件动态补偿,和三防漆工艺三个方面详细介绍了如何提升智能电表的计量准确性。

硬件设计

三相智能电表主要由参数测量模块、通信模块、数据存储模块和显示模块等部分组成(见图1)。与电网直接相连并且最容易受到干扰引起计量不准的是测量模块。测量模块主要有计量芯片、采样电阻、互感器三个部分组成,其中任何一个部分的性能下降都直接影响智能电表的计量准确性,所以在器件选型、参数设计上都是整表设计的重点。

(1)计量芯片

计量芯片是智能电表计量部分的核心,芯片的“采样动态范围”和“参考基准温度系数”直接关系到智能电表抗冲击负荷的能力和运行稳定性,不同计量芯片的参数见表1所示。

图1 智能电表框图

►采样动态范围

一般的情况下,《DL/T614_2007多功能电能表》标准中要求智能电表的计量误差范围为1%Ib~12Ib,例如10(100)A规格的智能电表计量范围为0.1~120A,理论上动态范围为1200:1的计量芯片就能满足设计要求,就能通过实验室的测试。但在实际电网中存在用电高峰电流超量程的突发情况,也存在冲击负荷(如冲击钻、电焊机等)瞬间超计量范围的情况,而超过计量范围的这部分电量就会丢失不计量,引起计量不准。如果在设计上选择动态范围为5000:1的计量芯片,同样10(100)A的表在瞬间电流达到400A时也能保证正确计量,有效防止了冲击负荷引起的不计量问题。

参考基准温度系数

智能电表作为计量产品,在实验室检定时的温度要求为23±2℃,在温度变化时,《GB/T17215.322-2008静止式有功电能表(0.2S级和0.5S级)》标准中规定0.2S级智能电表的温度系数是0.01%/K,也就是说温度改变50℃,误差允许变化50×0.01%=0.5%。例如选用基准温度系数为50ppm/℃的计量芯片在环境温度改变50℃时,不考虑其它器件的影响,误差改变量为:50ppm/℃×50°C=2500ppm,直接体现为0.25%的误差改变,而10ppm/℃的温度系数的计量芯片在同样温度改变的情况下误差改变只有0.05%,远远小于标准要求。

分享到:
北极星投稿热线:陈女士 13693626116 邮箱:chenchen#bjxmail.com(请将#换成@)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热点关注
国网826号文解读

国网826号文解读

昨天国网公司下发了《关于进一步严格控制电网投资的通知》(国家电网办【2019】826号文)。文中提出了“三严禁、二不得、二不再”的投资建设思路。个人认为,这不仅仅是一个文件,而是国网公司整体发展战略转型的一个标志。作为世界上最大的电网企业,国网公司每年因投资建设所需的采购数额巨大,对电

--更多
最新新闻
新闻排行榜

今日

本周

本月

深度报道
相关专题

关闭

重播

关闭

重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