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智能电网在线讯:依靠原汁原味的数据,实现线损按日分区、分压、分线、分台区实时计算和分析,这一构想在国网北京电力真正落地生根,线损管理水平得到进一步提升。一体化电量与线损系统的建立,充分利用信息化成果,实现了“站—线—变—户”线损层级管理,让线损管理更加标准化、智能化、精益化和自动化,成为提升企业经营管理的有效手段。
快、准、全,调动963类数据
4月5日,国网北京市电力公司发展策划部陈斌发打开一体化电量与线损管理系统,通过线损率指标,查看电网运行各环节的损耗情况。他表示,该系统就是通过采集信息系统数据,进行线损自动统计分析、指标过程监控、业务贯通,实现线损管理标准化、智能化、精益化和自动化。利用分析结果,该公司可以有效地指导电网规划、建设,为电网经济运行方式的选择安排提供依据。
过去,低压线路和台区的线损计算靠人工现场统计。“在分区域、分路线损分析时不但工作量大,而且容易出错。”国网北京电力发展策划部综合计划处专工丁冬说。
一体化电量与线损管理系统的建立旨在实现技术线损最优、管理线损最小。而要达到这样的成效,实时、准确、全面的数据尤为重要。
近年来,国网北京电力大力推广智能电表应用,推进营配贯通、业务融合、数据共享,为系统建设创造了重要条件。同时,营配调数据贯通工作的推进,为更好实现数据共享创造了充分条件。
去年,该系统启动建设。北京亦庄、大兴供电公司成为国家电网公司首批十家试点单位。建设期间,国网北京电力集成数据中心、海量平台、营销数据平台3个数据交换平台,搜集来自PMS系统中的设备档案数据,营销系统中的用电档案和发行电量数据、用电信息系统中的用电表底数据、电能量采集系统中的关口电量……963类原汁原味的数据被充分调动起来,实现信息自源头的全量接入和同步更新。
国网北京电力还利用线损系统计算出的数据结果,以拓扑关系核查为重点,以线路、台区为核查单元数据同步为原则,开展两轮数据核查整改工作。仅亦庄供电公司就核查数据共计118.5万个,发现并解决问题52类3706个。该公司副经理程宏表示,基础数据的维护、数据的治理和系统的使用,为进一步与调度、运检、营销相关业务融合互动,实现线损全过程闭环管理奠定了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