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智能电网在线讯:2015年,丹麦风电全年平均覆盖负荷的比例达到42%,继2014年覆盖比例39%以来又一次成为世界上风电使用比率最高的国家。其中,顺时风电覆盖负荷比例达到139%,较2014年最高值132%再度提高。自2006年以来,世界各国开始大力发展可再生能源。丹麦作为世界上风电使用率最大的国家,其成功的决策规划、技术方案和发展过程一直受到各界关注。10年后,在经历了世界经济剧烈波动,可再生能源产业逐渐成熟的今天,人们开始更加关注可再生能源在电力系统运营中的安全性和稳定性。如何积极有效的消纳可再生能源,克服其本身的间歇性和不稳定性成为了新的焦点。
能源互联网实现广域消纳
丹麦有7000公里的海岸线和丰富的风力资源,是连接北欧和欧洲大陆两大电力系统的枢纽。相较于其它可再生能源丰富的国家和地区,丹麦还拥有强壮的电网系统。这也为丹麦通过电网消纳可再生能源提供优势。发展风电需要强大的储能措施,和风电形成互补,比如北边挪威的水电可以通过蓄水放水实现对丹麦风电的补充。近年来,丹麦还在积极推进与邻国间国际包络线的建设项目,为能够更加灵活的消纳更多的可再生能源提供基础。为了达到灵活的控制目的,这些包络线大量采用直流传输设备,比如丹麦西部与挪威相连的四条海上直流传输线以及连接瑞典的两条直流传输线;丹麦东部与德国的直流传输线以及东西两网之间的直流传输。这样通过对直流传输线路的调节,实现灵活有效的调度。
此外,随着海上风场建设项目的推进,丹麦还将在未来5年内建设新的直流传输包络线并通过该风场与德国扩大联接;在北海与英国和荷兰各建设一条海上高压直流传输包络线。随着风电覆盖率的不断提高,国际传输线的容量在不断提高,利用广域网的资源实现本国可再生能源发电的目标。而这一切都需要各国在同一个游戏规则下才能顺利实现,即电力市场。
目前我国可再生能源丰富的地区,一般是单一方向长距离的电能输出。这种单一的点对点传输线利用率较低,对电网稳定性也提出了很大挑战。相比之下,丹麦作为一个均耗电只有5千兆瓦时级别的小国,拥有如此多的国际包络线,为电网稳定性和消纳风电方面提供了基础。四通八达的电网结构帮助丹麦不仅成为一个风电丰富的出口国,而且在各邻国电力交易中成为一个灵活的交易者。在欧洲,电网建设需要考虑传输安全和社会效益。一个投资巨大的电网系统,只有结合本地和周边各类资源组成,才能实现利用率和经济效益的最大化。同时,安全传输才能得到有效保障。
在丹麦,由于陆地资源的限制,百兆瓦级别以上的大型风场均在海上建设。海上大型风场选址,不仅要考虑风能资源的优劣,也要考虑电网建设的情况。现在运营中和规划中的大型海上风场由于风能资源的分布,一般与大城市负荷中心相隔较远,但与主干电网的接入点一般会选在与国际包络线相近的电网较强壮的位置,以便在出口时减少线路损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