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源补贴逼退化石能源
相较传统能源,太阳能发电和风电的建设成本仍旧偏高。每个国家对可再生能源的补贴政策都不尽相同。自2008年以来,丹麦可再生能源法明确了一系列对于风能的补贴方案,从而降低其市场价格,使其被市场优先接纳。随着风电覆盖率的逐年提高,传统化石能源大型电机相继下线。一些传统电厂常年处于待机状态,仅为电网稳定提供必要的系统辅助服务。在多年风能补贴政策的推进和微调中,丹麦电网中的传统火电正在退出历史舞台。2015年9月2日,丹麦电网首次尝试在一个整运营日中,在不开启任何一个大型传统电机的情况下供给全国用电。此时全国用电主要来源于风电、太阳能、分布式热电联产和邻国传输。
在这一电网能源结构的转型中,传统电力公司早在能源补贴政策的初期就开始布局可再生能源发电的投资建设。这些电力公司也演变成现有的大型海上风场的风场主。由于积攒了早期海上风场的选址、建设和运营经验,比如DONG电力公司近年来也开发投资了很多英国和德国的风电项目,在实现成功转型的同时也拓展了国际业务。
先进设备铸成消纳基础
对于远距离跨国传输,高压直流技术在可控性和辅助服务方面都有很大的优势。比如基于电压源换流器的直流传输线路可以高效的调节无功以控制电压。这类设备的利用对丹麦大型火电的
下线提供了一个必要的补充。另一方面,2009年开始,丹麦在百千伏以上的高压传输线的更新中大都采用地下电缆技术。与高架电缆相比,地下电缆有维护费用低、可靠性高、短时过载能力强,不受天气影响的特点。虽然,地下电缆的建设成本大概是相同容量高架电缆的4倍,但是考虑到后期的较低的维护成本,大大减少的传输安全隐患和事故率,以及未来的动态热定值技术的利用,都将大大减少系统运营成本,同时为未来消纳更多的风电做准备。
浮动电价维护电力平衡
在北欧,一系列电力市场规则的作用下,电力的生产和消费的平衡也体现在电力市场的价格中。过多的电量将会使得电价下跌,而反之电价升高。价格作为信号,可以用来调节生产和消纳,实现对电网电力生产和消耗的平衡。自2009年11月欧洲电力交易协会(EPEX)出台负电价,标志着可再生能源的补贴政策、可再生能源的装机容量和电力市场价格形成了一个新的平衡。这也为电网中的储电单元建设提供了价值空间。目前在丹麦电力系统中新建了大约1300兆瓦容量的热电储存单元。这些负荷可以灵活调节,比如在低电价时段,以电加热水的方式短期储存能量。此外,作为发电方加装此类设备,可以在电价高时降低电转热的功率而对电网提供更大的电量。这种储电单元比蓄电池环保、造价低,同时联接了电力系统和区域供热系统,在帮助电网通过电价调节电力平衡的同时,也为运营方提供更多的可能性以提高其经济效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