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智能电网在线讯:最近,关于石墨烯电池的各种消息沸沸扬扬。
2015年12月中旬,中科院上海硅酸盐所的研究团队在《科学》上发文指出,其研制出一种高性能超级电容器电极材料——氮掺杂有序介孔石墨烯。一些媒体盛赞:“该材料具有极佳的电化学储能特性,可用作电动车的‘超强电池’,这种电池的最大亮点就是充电7分钟,行驶35公里。”
12月底,华为终端公司手机产品线副总裁李昌竹又在2015年移动智能终端峰会上透露,华为可能在2016年下半年商用石墨烯电池技术。
但是,这些新闻随后又被“打脸”。有人认为,所谓石墨烯电池商用不过是炒作。也有人认为,一些媒体误读了中科院上海硅酸盐所的成果——它根本不是电池,也没有含有石墨烯材料。
真相究竟如何?
他们都没说——这是石墨烯电池
据媒体报道,之前在日本举办的一次研讨会上,华为已经演示了“这种使用纳米、石墨烯的相关技术,可以让3000毫安时电池在5分钟之内充满50%电量。这种技术可能在明年下半年商用。”
记者就该消息与华为公司取得了联系,对方表示:“内部尚无法提供更多的信息”。他提供的唯一公开消息是:2015年10月23日,华为宣布与曼彻斯特大学合作研究石墨烯的应用,共同开发ICT领域的下一代高性能技术。该项目合作期初定为两年,研究如何将石墨烯领域的突破性成果应用于消费电子产品和移动通信设备。
记者注意到,2015年6月,韩国财经杂志Business Korea网络版刊文称,三星研究团队已经开发了一项技术,通过在电池的硅表面覆盖石墨烯制作一种新的“硅阴极材料”,把电池的能量密度提高到现有电池的2倍。
不过,在上述两则新闻中,并没有人直接称呼他们的研究成果为“石墨烯电池”。
而上海硅酸盐所的官方网站给出的消息是:“中国科学院上海硅酸盐研究所研究员黄富强带领的研究团队与北京大学、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的科研人员合作,合成了一种有序介孔少层碳的新型材料。”
上海硅酸盐所称:“他们获得的最新研究结果表明,该类材料的能量密度还可以通过拓展电化学窗口进一步提高,获得更高能量密度的超级电容器。”
第一电动网有作者撰文认为,《科学》杂志上的这篇论文没有提到石墨烯,而是碳材料,且超级电容器被媒体称为“电池”不妥。
事实上,超级电容器(也称电化学电容器)确实并非电池,而是介于二次电池和传统电容器之间的一种电化学储能装置,在上海硅酸盐所发布的新闻中,也从未给出“这是电池”的结论,更不用提“这种电池的最佳效果就是充电7分钟,行驶35公里”。但是,该材料确是石墨烯材料无疑。
记者联系到黄富强,他回复:“宏观上这种材料是三维结构,碳的sp2程度高达98%,少于5个原子层。我们在投稿过程中一直采用‘介孔石墨烯’的名称,最后出版时改用少层碳。原因在于,有一人提出石墨烯是二维的平面型结构,并建议也可叫作‘高度石墨化的三维微孔少层碳材料’。大家从不同角度会得出不同的结论,然而实质是同一个。”
介孔石墨烯是石墨烯广义家族中的一种新结构,具有优异的三维微观导电性能,经氮掺杂后具有优异的电化学储能特性。
石墨烯电池疑炒作
记者在采访复旦大学高分子科学系教授卢红斌、哈尔滨工业大学化工学院应用化学系教授袁国辉等人时发现,他们都不同意一些商家和媒体将石墨烯材料应用在电池中就将其称为“石墨烯电池”。
“在电极材料中添加石墨烯后就将电池称为‘石墨烯电池’显然不妥,类似于之前在商业上将纳米颗粒添加到塑料中后制成的洗衣机称为‘纳米洗衣机’,显然带有炒作意味。”卢红斌说。
传统电池的命名一般是遵循“正极—负极活性材料”的规则。袁国辉指出:“锂离子电池充放电时,成流反应是锂离子在正、负极材料中的嵌入和脱出的贡献。电极中添加石墨烯材料时,石墨烯的主要作用是提高电极的导电性,尽管可以提高电池的性能,却不是锂离子电池正负极的活性材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