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智能电网在线讯:2015年12月28日,历时两年修改之后,国家质检总局、国家标准委、国家能源局、工信部、科技部等部门正式发布关于《电动汽车传导充电系统第1部分:通用要求》等5项国家标准(以下简称“新国标”)公告。充电“新国标”已于2016年1月1日正式实施。
“在接口国际标准上,世界上直流充电有四种技术方案,欧标、美标、日本标准和中国标准。但是未来在中国,只有一个自己的标准,国外的企业要适应我们的标准,进行改进。” 作为新国标起草单位之一,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标准化管理中心副主任、能源行业电动汽车充电设施标准化技术委员会秘书长刘永东,2015年12月31日,在接受21世纪经济报道独家专访时表示。
据了解,特斯拉已经明确表态,一定按照中国的新标准来做。特斯拉要在中国建一个实验室,用来测试这些相关设备如何符合中国国家标准。
实际上,“充电新国标”出台的意义在于统一了充电接口,这是充电桩系列问题的关键,为下一步充电桩互联互通打下了坚实基础,同时为2016年,中国电动车市场化普及做好了铺垫。
充电桩互联互通包含三个方面的问题:首先是充电过程的互联互通,相当于充电的兼容性问题,也就是说车主找到桩之后能充上电;第二是信息的互联互通,用户要找到一个平台,知道充电桩在哪,这些桩实际上代表的是背后的运营商,运营商之间也需要平台来解决充电桩的位置信息、状态信息、设备信息;第三是交易的互联互通,国网有自己的APP,有自己的用户和充电卡,普天也有自己的app和充电卡,这里面需要解决不同充电平台统一交易方式的问题。
“现在统一标准出台后,为产业下一步大规模发展,为提高充电快捷性、兼容性、安全性提供基础和支撑。”刘永东强调。
新国标更注重广泛性
记者:新国标与以往的标准相比,增加了哪些内容?有哪些不同?
刘永东:这五项标准非常重要是基础,和我们以往做的标准不同之处在于:第一,更加重视广泛性,不同的工业设备企业、汽车企业、制造企业、车企、检测机构、科研单位,以及国内的企业都参与修订。
第二,标准过程修订的严谨性。我们按照标准化程序一步一步走,每一步一定要到位。其中,我们公开征求过两轮意见,同时召开意见讨论会,面对面和提出意见的单位一起交流讨论,其中包括反馈意见比较多的车企,比如国内外的设备制造企业等等。
第三,互操作性测试方面,我们专门做了一个互操作性测试规范,而且还组织了互操作性测试活动,对照这个标准,在政策未发布之前,搞一个实验,去运行测试,看它的实际状况。这个测试活动,当时我组织了八个测试机构,四十多家企业、车企、装备制造企业来参与。
记者:这些企业在征求意见中的反馈是什么,他们对哪些问题争论比较多,关注焦点是什么?
刘永东:关注比较多的是兼容性问题,这是第一类问题。老的标准受制于当时的技术,当时市场还比较小,经验还不丰富,这中间暴露出很多兼容性问题,标准不完善,或者写得比较模糊;每个人对它的理解也不一样,技术路线不一样,所以就暴露出一些兼容性问题。
第二类是安全性问题,如何保证充电的安全性,安全指标,如何合理的问题。第三类是标准的适用范围,我们的希望指标更加广泛,更加适用,来适应所有不同车型。
记者:这些关注的问题,后来做了哪些修改?
刘永东:兼容性方面,总的来说就是听取大家反馈意见,能够吸收的我们就都吸收了。因为标准就是标准,强调唯一性,不要有过多歧义,能细化尽量细化。
记者:充电接口基本上统一,这是兼容性很重要的方面,那安全性呢?
刘永东:安全性方面,我们主动增加了很多内容来保障充电安全,在起草过程中,各方都同意增加安全要求,只是在哪一方做有不同意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