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智能电网在线讯:传统电网中,输电网的能量管理(EMS)与配电网的能量管理(DMS)是分开运行的,并由不同的运行人员独立调控。随着智能电网技术的快速发展,输、配电网的相互作用也变得越来越显著,传统输配割裂的能量管理模式也随之受到挑战。
例如,快速发展的分布式发电、负荷响应、电动汽车、分布式储能和配电自动化技术等,增加了配电网的控制手段,使得配电网运行方式呈现出更加灵活多变的趋势。这种多变的运行方式也使得配电网对输电网的影响变得更加显著。例如,在美国加州地区,2013年底光伏发电量已经达到1200万千瓦。随着光伏的大量接入,美国加州的净负荷曲线在日出和日落时刻爬坡速率惊人,3小时内负荷变化可达13000MW之巨,对输电网的经济调度造成挑战。而在2011年美国南加州大停电事故中,事故时配电网恰好处于环网运行,但是输电网安全分析程序中依然将之当成默认的辐射状运行状态,从而导致了安全分析中的结果与输电网实际的潮流分布不符,造成了调度员的错误操作,使得事故扩大。
由此可见,如果缺乏对输配电网影响的合理评估,缺乏对输配电网运行的协同管理,电网运行的经济性、安全性就很难得到保证,甚至可能出现十分严重的停电事故。
小编推荐清华大学研究团队在输配协同的电网运行分析方面所做的研究成果。共三篇,敬请关注。
(一)输配协同的电网能量管理技术基石——基于主从分裂的分布式输配全局潮流算法研究
(二)输配协同的电网安全运行保镖——考虑配电潮流响应的输电网预想事故分析(GTCA)研究
(三)输配协同的电网安全分析加速器——考虑配电网影响的输电网预想事故筛选方法研究
1、为什么要研究GTCA?
众所周知,输电网预想事故分析具有提前预警的功能,如果预警准确及时,可为输电网安全运行保驾护航,犹如电网安全运行的保镖。那么,在未来输配协同能量管理技术中,输电网预想事故分析应该是什么样子?是否可以继续沿用现有的模式——将配电网视为挂靠在输电网母线上的负荷注入,忽略配电潮流在预想事故中的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