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智能电网在线讯: “十二五”期间,我国电力装机容量平均每年新增1亿千瓦,为经济和社会发展提供了坚强的电力支撑。但当时,“十二五”期间电力行业发生了深刻变化,从初期全国电力存在3000万千瓦缺口,到期末前出现大规模过剩,电力行业迎来了全新局面。
清洁能源发展目标超额完成
2013年1月1日《国务院关于印发能源发展“十二五”规划的通知》发布,确定了“十二五”电力发展主要目标,即到2015年底,煤电装机达到9.6亿千瓦、水电2.9亿千瓦、核电4000万千瓦、天然气发电5600万千瓦、风电1亿千瓦、太阳能发电2100万千瓦,总装机达到14.9亿千瓦。
“十二五”期间,我国发电装机容量净增近5亿千瓦,其中,风电、光伏新增超1.1亿千瓦,水电新增1亿千瓦,核电1400万千瓦。根据国家能源局、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最新数据,截至2015年10月份,水电、风电、光伏发电装机容量均已超额完成“十二五”规划目标。其中,光伏发电装机超过4000万千瓦,是规划目标的两倍,风电装机突破1亿千瓦,年均增长27%。
“十二五”期间风电成本降低了30%,光伏发电成本下降了80%。成本的下降,为两者迅速发展创造了坚实基础。根据《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印发能源发展战略行动计划(2014-2020年)的通知》,到2020年,我国光伏装机达到1亿千瓦左右,将与电网销售电价相当;风电装机达到2亿千瓦,与煤电上网电价相当。据国家能源局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司副司长梁志鹏介绍,按当前风电发展水平,成本完全可降到0.45-0.5元/千瓦时,到2020年,光伏成本可降至0.6元/每千瓦时。换言之,“十二五”期间风电、光伏的大发展,也为“十三五”奠定了良好基础。
但值得注意的是,根据规划,“十二五”时期,我国规划开工建设抽水蓄能电站4000万千瓦,到2015年,全国抽水蓄能电站装机达到3000万千瓦;到2015年,运行核电装机达到4000万千瓦。但在执行层面,据水电水利规划设计总院副院长彭程介绍,“十二五”抽水蓄能总开工2395万千瓦;在核电方面,2011年日本发生福岛核事故,我国核电发展受此影响,目前装机为2400万千瓦,两者均仅为预期目标的60%。
在火电发展方面,煤电和天然气发电规划目标为10.16亿千瓦,但中电联2015年1-11月份电力工业运行简况显示,全国6000千瓦及以上火电装机为9.6亿千瓦,也低于目标值。这与清洁能源超额完成目标形成了鲜明对比。而从电量方面看,“十二五”期间,全社会发电量净增1万亿千瓦时,但火力发电量净增低于4000亿千瓦时,清洁能源占新增发电量的60%。可以说,“十二五”期间,我国电力行业调结构、转方式成果显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