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垂直门户网站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您当前的位置:北极星智能电网在线 > 正文

弃风弃光 症结何在?(3)

北极星智能电网在线  来源:国家电网报  作者:王志  2015/12/24 9:12:10  我要投稿  

与甘肃、新疆不同的是,国网蒙东电力、吉林电力尝试“电能替代”的方式消纳富余风电。2011年11月,首个国家风电消纳示范项目、吉林省清洁供暖示范工程吉林洮南热力站投产。在国网吉林电力精心调度下,该站一个采暖期可就地消纳风电2700万千瓦时。从2013年年初开始,国网蒙东电力配合政府开展清洁供暖试点,用风电场低谷电量替代煤炭,为偏远城镇供热。至2015年,该公司已投资6855万元用于风电供暖试点项目的配套电网建设。参与试点的风电装机容量58.8万千瓦,每年增加风电消纳1.49亿千瓦时。

“不患寡而患不均”,不仅要考虑效益,还要考虑公平。在必然要弃风、弃光的大形势下,电网企业在调度上采用先进技术,让新能源电站上网“一碗水端平”。

“这么多新能源电站,让谁发谁不发,这个发多少,那个发多少,所有人都盯着你,一碗水怎么端平?”国网甘肃省电力公司研发应用了新能源有功智能控制系统,将省内风电场和光伏电站全部纳入。新能源企业在这个系统中可以公开透明地申请上网电量,也可以一眼看清电网及其他新能源电站各项数据。通过这个系统,甘肃新能源上网电量提高了7%,更为重要的是,没有新能源企业质疑其公正性。

治本之策

酒泉—湖南特高压如今年投运,则甘肃理论上没有弃风;规划中的准东—华东特高压可消纳新能源电力770万千瓦

虽然就地消纳新能源的努力从来没有停止过,但电网企业和新能源发电企业都知道,把“三北”地区的新能源电力送出区域之外,才是解决弃风、弃光的治本之策。

大唐新疆清洁能源有限公司副总经理杨秀峰说,目前新疆阿勒泰地区、塔城地区的风电开发才初具规模,还没有达到百万千瓦级就进入瓶颈。单纯依靠新疆本地消纳,风电没有办法进行大规模开发。他认为,只有借鉴哈密风电基地特高压外送的经验,启动外送消纳模式,才能开发新疆海量的风电资源。

统计数据证实了杨秀峰思路的正确性。同样是电力富余、风电规模相对接近的甘肃和新疆,因为有特高压外送通道,在这一轮的弃风中,新疆的情况要明显好于甘肃。截至2015年10月,新疆风电装机943万千瓦,甘肃1202万千瓦,1~10月,新疆风电利用小时数1438小时、发电125.34亿千瓦时,而甘肃风电利用小时数仅为1051小时、仅发电110.68亿千瓦时。

正因为如此,甘肃电网企业和新能源企业都对正在建设、预计2017年投运的酒泉—湖南±800千伏特高压工程寄予了厚望。他们认为,如果这个特高压工程今年投运,则甘肃就不会有弃风:该工程可年送电420亿千瓦时,其中40%(168亿千瓦时)以上为新能源。而今年1~10月,包括甘肃在内的西北电网累计弃风也不到133亿千瓦时。

针对“三北”新能源发电本地消纳难、跨区送出难的现状,国家电网公司一直通过各种方式向有关部门沟通汇报,争取尽早核准特高压外送电力通道。对于已核准跨区电力通道,如酒泉—湖南特高压直流输电工程,公司则加快施工,争取早日建成投运。公司还在积极推进准东—成都、准东—华东两个±1100千伏特高压直流输电工程核准。这两个工程输送容量共计2400万千瓦,仅准东—华东特高压工程即可外送新疆风电520万千瓦、光伏发电250万千瓦。

有业内人士表示,如果在新能源迅猛发展的“十二五”之初,国家有关部门就能意识到新能源电源、电网工程协调发展的重要性、紧迫性,超前核准一批“三北”地区电力外送通道项目,那么,“三北”地区弃风、弃光就不会有现在这么严重,比现在要好得多。

分享到:
北极星投稿热线:陈女士 13693626116 邮箱:chenchen#bjxmail.com(请将#换成@)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热点关注
国网826号文解读

国网826号文解读

昨天国网公司下发了《关于进一步严格控制电网投资的通知》(国家电网办【2019】826号文)。文中提出了“三严禁、二不得、二不再”的投资建设思路。个人认为,这不仅仅是一个文件,而是国网公司整体发展战略转型的一个标志。作为世界上最大的电网企业,国网公司每年因投资建设所需的采购数额巨大,对电

--更多
最新新闻
新闻排行榜

今日

本周

本月

深度报道
相关专题

关闭

重播

关闭

重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