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垂直门户网站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您当前的位置:北极星智能电网在线 > 正文

新华社对石墨烯超强电池的报道为什么不可信

北极星智能电网在线  来源:无所不能  作者:大珂珂  2015/12/24 9:00:01  我要投稿  

北极星智能电网在线讯:石墨烯又上头条了。12月18日新华社发文称“中国科学家研制出了充电7秒续航35公里的石墨烯‘超强电池’,相关研究成果已发表在《Science》上”,此消息一出瞬间刷爆朋友圈。在这里先为中国科学家取得的科研成果点个赞。但在满怀崇拜的艰难啃完论文原文后,小编认为研究成果本身值得称赞,但这篇报道漏洞很多。研究中提到的材料并非石墨烯,而且研究成果应为超级电容器,与“超强电池”关系不大,更谈不上 “可广泛应用于电池的更新换代”。如此存在争议的报道让人不得不怀疑这又是一次炒作。

先来看看为什么小编认为这篇报道又是一次石墨烯炒作,或者说至少是一次有误导嫌疑的报道:

报道一开始是这样写的:

18日,记者从中科院上海硅酸盐所获悉,该所科学家已研制出一种高性能超级电容器电极材料——氮掺杂有序介孔石墨烯。该材料具有极佳的电化学储能特性,可用作电动车的“超强电池”:充电只需7秒钟,即可续航35公里。相关研究成果已于18日发表在世界顶级期刊《科学》上。

读完之后,作为非专业普通读者的小编记住了两点“一种材料----特殊的石墨烯”和“充电7秒钟续航35公里的‘超强电池’”。但是看完发表在《Science》上的研究论文原文再看这篇报道就发现这里面问题太多了。

问题一报道中写到研究成果是“氮掺杂有序介孔石墨烯”,其实是序介孔炭,不是石墨烯。

“该所科学家已研制出一种高性能超级电容器电极材料——氮掺杂有序介孔石墨烯。该材料具有极佳的电化学储能特性”

加了氮的石墨烯材料啊!中国科学家又在石墨烯研究上有突破了!相信多数读者的想法跟小编差不多。

但是读过论文原文就会发现,论文摘要里明确说用的材料是nitrogen-doped ordered mesoporous few-layer carbon,氮掺有序介孔炭(OMFLC-N)。诶,这好像不是石墨烯(graphene)吧?毕竟不能简单把炭(carbon)和石墨烯(graphene)划等号啊。细数了一下,论文中一共出现过10次石墨烯(graphene),但有8次说的都是类石墨烯结构(graphene-like structure/ graphene-like sheet)。

小编是文科生,但是你也不要骗我,这篇论文的主人公应该不是大家常说的那个只有一层原子厚度的石墨烯吧。

知乎上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电池领域大咖发现了另外一点,可以证明论文成果里说的OMC并非石墨烯。

分享到:
北极星投稿热线:陈女士 13693626116 邮箱:chenchen#bjxmail.com(请将#换成@)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热点关注
国网826号文解读

国网826号文解读

昨天国网公司下发了《关于进一步严格控制电网投资的通知》(国家电网办【2019】826号文)。文中提出了“三严禁、二不得、二不再”的投资建设思路。个人认为,这不仅仅是一个文件,而是国网公司整体发展战略转型的一个标志。作为世界上最大的电网企业,国网公司每年因投资建设所需的采购数额巨大,对电

--更多
最新新闻
新闻排行榜

今日

本周

本月

深度报道
相关专题

关闭

重播

关闭

重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