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智能电网在线讯:大力发展新能源是国家的重大战略决策,也是我国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客观要求,对推进能源生产和消费革命、促进生态文明建设具有重要意义。
经过近十年的艰苦努力,我国新能源发展已经走在了世界前列,成为全球风电规模最大、光伏发电增长最快的国家。2012年风电累计并网容量位居全球第一,2013年光伏发电累计并网容量位居世界第二,新能源开发利用水平与欧美等先进国家相当。2014年我国并网风电、光伏发电装机容量突破1亿千瓦,全年发电量近1800亿千瓦时,相当于一个中等发达省份的全年用电量。
同时,随着新能源大规模开发,运行消纳矛盾也日益突出。国家电网公司支持和服务新能源发展,认真落实国家能源发展战略,围绕新能源并网建设、运行消纳、管理服务、技术创新等方面开展大量工作,对新能源运行消纳情况进行了调研,对弃风、弃光成因进行了研究和分析,并提出了相关重点举措与政策建议。
调度范围新能源并网装机容量合计达到14626万千瓦
据了解,截至2015年11月,国家电网调度范围新能源并网装机容量合计达到14626万千瓦,占总装机的12.4%。1-11月,新能源累计发电量2317亿千瓦时,占总发电量的5.6%。国家电网是目前全球接入新能源规模最大的电网。风电:风电装机容量10263万千瓦,新增1474万千瓦,同比增长25%;1-11月,累计发电量1518亿千瓦时,同比增长19%。“十二五”期间,风电装机容量年均增长29%,发电量年均增长29%。太阳能发电:太阳能发电装机容量3439万千瓦,新增994万千瓦,同比增长67%,其中分布式光伏452万千瓦,新增187万千瓦,同比增长104%;1-11月,累计发电量349亿千瓦时,同比增长69%。“十二五”期间,太阳能发电装机容量年均增长170%,发电量年均增长219%。
新能源在15个省区已成为第二大电源,其中11个在“三北”地区,占比均超过10%。蒙西、甘肃风电装机超过1000万千瓦,甘肃、新疆太阳能发电装机超过500万千瓦。冀北、甘肃、蒙东、蒙西新能源装机比重均超过30%。风电:2015年1-11月,风电累计发电小时数1583小时,预计全年1800小时。“十二五”期间,在1800-2046之间波动,年均1905小时。福建、天津、上海、蒙西预计全年风电发电小时数达到或超过2000小时。2015年1-11月,蒙东、蒙西、甘肃、冀北风电累计发电量占用电量比例分别达到36%、13%、12%、11%;风电瞬时出力占本地发电总出力比例的最大值分别为45%、28%、32%、35%。风电运行水平与国外先进水平基本相当。太阳能发电:2015年1-11月,太阳能累计发电小时数1148小时,预计全年1226小时,“十二五”年均1295小时。宁夏、青海预计全年达到或超过1500小时。
积极采取措施消纳新能源
2015年,政府有关部门出台了“改善电力运行调节促进清洁能源多发满发的指导意见”、“开展可再生能源就近消纳试点”、“开展风电清洁供暖工作”等一系列政策,促进清洁能源持续健康发展。国家电网公司贯彻落实国家政策,积极支持和服务新能源发展,围绕新能源并网建设、运行消纳、技术创新等方面,采取多项措施,全力保障风电、太阳能发电等新能源消纳。国家电网采取的重点措施如下:
一是加快电网建设,保证新能源并网和输送。
加强新能源配套并网工程建设。截至2015年11月,累计完成330千伏及以下新能源并网工程投资287.7亿元。累计投运330千伏及以下新能源送出线路26226公里,其中风电21112公里、太阳能发电2869公里。新增风电项目201个、1474万千瓦;新增太阳能发电项目1366个、994万千瓦;新增分布式光伏项目13376户、187万千瓦。
开工建设国家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四交四直”特高压工程(交流:淮南-南京-上海、锡盟-山东、蒙西-天津南、榆横-潍坊,直流:宁东-浙江、晋北-江苏、锡盟-泰州、上海庙-山东)和酒泉-湖南特高压直流工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