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垂直门户网站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您当前的位置:北极星智能电网在线 > 正文

“十二五”智慧交通发展综述

北极星智能电网在线  来源:中国交通新闻网    2015/12/16 10:44:03  我要投稿  

北极星智能电网在线讯: “十二五”,智慧交通很忙,成果很亮。从青藏高原上的冻土高速公路到伶仃洋上港珠澳大桥,它突破关键技术支撑交通运输基础设施建设养护;从依水而建的庐山西海安全绿色科技示范路到长江中游荆江河段的生态航道,它用绿色理念引领交通运输行业转型发展;从京杭运河的“水上ETC”到广州物联网下的城市智能交通,它拥抱“互联网+”,提升交通运输服务品质……

“十二五”是交通运输行业重要战略机遇期和科学发展关键时期,智慧交通在为交通运输这列飞快行驶的列车输入强劲动力的同时,也为其科学转型提供了必需的扭矩。

关键技术支撑重大工程

11月20日,港珠澳大桥岛隧工程E23沉管圆满安装成功,建设者们在短短13天里完成了两座沉管精准安装,如此高密度的沉管安装施工在世界范围内尚属首次。

取得这样的成绩并非偶然,从“沉管隧道基础沉降控制技术研究”到“沉管隧道设计方法与振动台试验模拟研究”再到“跨海集群工程混凝土结构120年使用寿命保障关键技术研究”,港珠澳大桥是近年来我国交通运输科技进步的缩影,也是交通运输行业科技创新厚积薄发的典范。

纵观“十二五”,在建设领域,沪蓉西高速公路用火箭带着拉锁在深山绝壁间建起大桥,雅泸高速公路通过双螺旋隧道巧妙避开地震断裂带,泰州长江大桥“多塔连跨”完成千米跨越,防淤减淤技术浚深长江口深水航道。在养护领域,多功能路面状况检测车让公路病害一目了然,无损检测和大数据分析技术让桥梁全寿命周期享受细心呵护,路面快速维护技术把养护对交通的影响降到更低。

“十二五”以来,从东部到西部,从平原到山区,高难度交通运输工程的背后是高质量科技成果的支撑,它让交通运输基础设施联通全国、普惠城乡,让交通发展面临挑战时充满韧劲,让交通攻坚克难时后劲十足。据统计,仅在公路工程领域,交通科技成果获国家级奖励15项,获得国家发明专利1000余项,制定修订标准规范100余个。

绿色创新呵护低碳发展

大雨落在路面没有水花,桥面污染可实时预警,桥面径流从收集到排放,要经过检测、分流和三级净化。在交通运输部庐山西海高速公路安全绿色科技示范工程的保护下,当地居民饮用水源、国家一级水体拓林湖纤尘不染。

“十二五”以来,我国公路环境保护方向研究构建了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交通评价指标体系,提出了两型交通发展的政策目标。在科学转型方向的指引下,一系列减少资源消耗、保护环境的科技成果得到研发应用。如降低路堤高度设计和工程技术让高速公路少占地、少开挖,高速公路的动物通道让野生动物自由穿越,桥面径流预警和收集技术保护敏感水体……据统计,“十二五”公路环境保护技术成果共获国家级奖励3项,省部级奖励46项,专利100余项,制定地方标准2个,制定修订标准规范1个。环境友好型融雪剂、跨越敏感水体桥梁桥面径流监控预警及收集处理技术等方面取得重大突破,达到国际领先水平。

透水框架做成的人工鱼礁为水生物再造适宜生存空间,天然可降解材料保护水下植物生长,布设大量监测点全面感知航道水、气、声……交通运输部荆江环保生态示范工程,让航道整治与水下生态融为一体。

“十二五”以来,内河航道岸坡绿色生态治理成套技术、典型港口PM2.5污染防治技术、船舶污水处理技术等在绿色航道建设、港口环境治理和船舶污染防治等领域大显身手。

此外,“十二五”以来,水运行业组织开展了清洁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在港口的应用技术、港口节能减排检测监测评估及能效管理技术、水运工程资源节约与循环利用技术、港口基础设施与工艺装备节能技术、船舶新能源与能效控制技术等方面的研究及应用示范工作。地源热泵技术,装卸设备油改电和油改气技术,港口能源在线监测技术等,已在我国各大港口推广使用。

分享到:
北极星投稿热线:陈女士 13693626116 邮箱:chenchen#bjxmail.com(请将#换成@)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热点关注
国网826号文解读

国网826号文解读

昨天国网公司下发了《关于进一步严格控制电网投资的通知》(国家电网办【2019】826号文)。文中提出了“三严禁、二不得、二不再”的投资建设思路。个人认为,这不仅仅是一个文件,而是国网公司整体发展战略转型的一个标志。作为世界上最大的电网企业,国网公司每年因投资建设所需的采购数额巨大,对电

--更多
最新新闻
新闻排行榜

今日

本周

本月

深度报道
相关专题

关闭

重播

关闭

重播